探礦
采礦
選礦
通用
火法冶金
濕法冶金
電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復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廢水處理
大氣治理
固/危廢處置
土壤修復
物理檢測
化學分析
力學檢測
無損檢測
失效分析
環境檢測
綜合
馬世光 教授級高級工工程師 中南大學兼職教授 長期從事稀有金屬材料加工及新材料研制工作,專業方向為粉末冶金。曾獲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項,為國家光華獎獲得者、國家西部大開發先進個人、國防軍工協作先進個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曾任西北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常務副院長、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等職,現任中國有色金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常務副理事長。
河南國新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賈洪現,中國礦業大學礦業工程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工程碩士學位,工程師?,F任河南國新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曾任鄭州四維機電設備公司工藝所所長、研究院副院長,卡特彼勒(鄭州)公司研究院副院長、技術專家,鄭州合新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二十多年機械裝備研發經驗,獲國家專利83項,其中發明專利22項,獲鄭州市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
廖春發,江西理工大學副校長、二級教授,國家百千萬人才人選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寶鋼優秀教師,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領軍人才;長期從事稀土、鎢等稀有金屬高效分離及高值化利用研究。
謝剛,教授、博導,中鋁集團首席工程師,昆明冶金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主要從事有色金屬濕法冶金研究工作。圍繞復雜鉛鋅資源加壓濕法冶金及配套技術開展應用基礎及產業化技術研發工作,研發成果的應用為企業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是加壓濕法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獲省部級科技獎13項,獲授權發明專利42項,出版專著7部,發表學術論文近300篇(其中SCI?40篇,EI50余篇),培養畢業博士、碩士近100人。
呂國志,入選中組部“萬人項目青年拔尖人才”,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北大學冶金工程系副主任,有色金屬冶金過程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發中心副主任。圍繞拜耳法赤泥、轉爐釩渣等資源的礦物學特征,構建了“礦相結構-轉型規律”理論模型,創新性提出“鈣化-碳化法”處理中低品位鋁土礦及拜耳法赤泥利用、無焙燒直接加壓酸浸提釩清潔利用等技術。
標題:王兆文
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