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2. 復合型/聚合型羥肟酸螯合樹脂;3. 接枝型羥肟酸螯合樹脂;4. 聚合型/接枝型硫脲螯合樹脂;5. 接枝型羧酸螯合樹脂;6. 總結
?高朋召,湖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斗勰┮苯鸩牧峡茖W與工程》編委、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理事,中國硅酸鹽學會溶膠 - 凝膠分會理事。 目前主要從事高導熱氮化硅 / 氮化鋁粉體及相應基板等熱管理材料、鐵氧體磁性材料及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及產業化工作。
1.發展了一種簡單的有機前驅體分解法原位可控合成鈣鈦礦 量子點及其異質結構,實現了室溫下對不同氣體的檢測。2.通過修飾ZnO實現了對庚醛、甲醇的室溫高選擇性檢測, 機器學習則有助于消除濕度的干擾。3.修飾Sn有機配體可以實現對H2S的高靈敏度室溫檢測,修 飾改性Fe2O3則可以實現對SO2的室溫檢測。4.僅靠DFT計算和機器學習就可以即可實現某種材料對不同 氣體響應與否的預報或篩選,無需做實驗。
高東坡,冶金化工行業自控高級工程師。金昌市工程建設方案、初步設計評審專家。 教育背景:1990年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計算機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計算機應用專業,工學學士。2012-2015西安理工大學工程碩士研修班 自動控制專業。
山西高價求購耐火材料,耐火磚,誠信可靠,實力雄厚,本著合作共贏的理念,期待與您的合作!!
張進德-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礦山生態修復理論與實踐,(1)修復受損生態系統:自然恢復方法:采取封閉修復場地、拆除廢棄設施等措施,消除影響自然修復的生態脅迫因子;不允許在修復場地內翻土、取石、搬運、墾殖等人類活動,減少場地的擾動;依賴生態系統自我愈合能力,促進植被再生和生物種群恢復。
高中堂,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碩導。西安科技大學菁英人才、西安科技大學科技新星,中科院蘭化所特聘研究員,獲得省部級二等獎2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2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SCI論文30余篇,ESI論文2篇,授權專利15項。主要研究方向:1.增材制造(3D打?。?;2.激光加工強化與再制造;3.精密鑄造成型技術。
粗銅中鉑鈀分析方法的研究,大冶有色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周專,關于粗銅中鉑和鈀量的測定這次主要從火試金富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進行了試驗與討論,關于更加環保的活性炭動態吸附——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沒有進行細致的研究。下一步將開展相應的試驗。
高文斌,江蘇科技大學焊接系教師,碩士生導師,師從天津大學王東坡教授,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大學和天津大學聯合培養博士。主要研究輕合金攪拌摩擦焊接/激光焊接和焊接結構力學/腐蝕完整性評價,主持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主持和參與多項橫向課題。在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等知名期刊發表SCI論文十余篇。
螺環乙二醇、異山梨醇制備工藝。
淺談銅精礦來源地溯源研究,南京海關工業產品檢測中心,趙偉,本研究利用同位素和X熒光光譜分別測定COLLAHUASI、ANTANMINA和ESCONDIDA三個礦區銅精礦中Pb同位素豐度比和元素含量,結果顯示,三個礦區的檢測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 對原始數據和標準化處理后的數據分別建模評估,數據標準化處理后的模型預測準確率顯著提高,在不同模型參數下整體判別準確率均較高,能夠達到分類判別理想水平。 隨著研究更加深入,樣本數量的增加,數據將更完善,可為銅精礦來源地溯源鑒別提供理論和方法參考。
高秋志,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等,一直從事高溫合金及耐熱鋼材料的研究與高通量設計。承擔國家級項目5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10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10余件;兼任國內多種期刊青年編委,國際高水平期刊優秀審稿人,河北省青聯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理事等。
涉重危廢資源化利用理論體系構建及實踐應用,辛寶平,北京理工大學材料學院,1. 低品位鐵鈦尾渣產量巨大,全國數億噸,主要分布在內蒙、山西、河北等地;2. 強磁選工藝得到選比30%鐵精粉,價格大幅上漲、市場需求高、銷售渠道廣;3. 磁選后低磁低鐵二次尾渣生物瀝浸除鐵提高鈦的品位,得到高鈦量的鈦精粉;4. 鈦精粉價格高、需求旺、渠道廣。耦合工藝實現鐵鈦尾渣大宗固廢高值利用
喻高揚,四川內江人,現為重慶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講師,2024年1月博士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主要從事鋼/鋁異種金屬焊接研究。本人在碩博階段針對鋼-鋁異種金屬先進連接方法、界面冶金控制及接頭力學性能控制等方面展開深入研究。截至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 Manuf. Process.、Mater. Charact.、Opt. Laser Technol.、機械工程學報等國內外材料加工領域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
延伸循環經濟鏈條打造鋰電材料之都,無棣金海灣鋰業科技有限公司,呂金輝,以鋰輝石礦為原料,采用成熟的焙燒酸化法生產工藝制得高質量電池級碳酸鋰、氫氧化鋰產品。所需硫酸來自硫磷科技,燒堿來自氯堿廠,蒸汽來自熱電廠。鋰輝石經煅燒酸化后,調漿過濾,濾液提濃后生產電池級碳酸鋰和電池級氫氧化鋰,用做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生產原料,濾渣用來制水泥,可以增強水泥強度。通過產業鏈相互關聯,最大化地實現了副產品的資源化利用,在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高奇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博士后,江蘇省“卓越博士后計劃”入選者。2022年12月博士畢業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期間曾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聯合培養1年。主要從事激光熔覆、激光增材再制造以及激光與電弧復合焊接工藝開發與建模仿真研究,發表高水平論文20余篇。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劉海弟,有色火法冶金煙氣無污酸處理工藝初步研究,55%的濃酸需要定期外排,其真正來源是煙氣中的H2O和SO3;濃酸同時完成煙氣的冷卻和除As,需要有濃酸冷卻裝置;循環濃酸量應保證煙氣降溫至白砷充分冷凝和吸收;高溫下F、Cl不易被濃酸吸收,故濃酸洗滌后煙氣中F、Cl可以考慮再用塔器洗滌
?高文成,博士,正高級工程師,有研資源環境技術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高級研究主管,兼任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釩資源清潔利用專業委員會委員、重有色金屬冶金學術委員會委員、再生資源戰略聯盟青年專家會委員、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科技項目評審專家。
上海魯陳二手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常年優惠轉讓(國產、進口)二手挖掘機
山東科技大學地科學院,翟培合,礦井高密度三維電法探測技術及其應用研究,在我國版圖范圍內有大面積的石灰巖分布區,石灰巖在長時間的風化、剝蝕、水動力等因素綜合作用下會發生溶蝕現象,在完整石灰巖中形成巖溶裂隙,巖溶裂隙破壞了石灰巖的完整結構,其承載力和穩定性均大幅度下降,在地下水位下降的情況下,極易形成巖溶塌陷,在石灰巖分布區進行道路、橋梁、地面建筑物等工程建設時,地下巖溶威脅較大,應用三維電法探測技術,查明石灰巖中的巖溶發育情況,對巖溶裂隙發育區進行有效治理,可確保地面工程建設順利安全進行。
高婷,就職于包頭稀土研究院,濕法冶金方向技術帶頭人,兼任內蒙古大學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稀土二次資源綜合利用以及稀土無機功能材料制備與應用開發等工作。主持或參加各級各類項目20余項;SCI及核心論文1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0余項;榮獲中國稀土學會、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稀土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陳守闖,中物院材料所,國外鈾金屬及合金碎屑回收處理技術分析,美國DOE近幾年的庫存管理計劃報告一直在提碎屑重熔工作,意味著該技術并未得到推廣。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近幾年發布的常規合金電子束熔煉的研究結果顯示,由于熔煉溫度過高,合金中的低熔點元素蒸氣壓顯著升高,使得熔煉產品中的低熔點元素揮發嚴重,合金成分會發生較顯著的變化。
高楊,哈爾濱工程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核化工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核化學與放射化學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1) 乏燃料后處理技術;(2) 放射性廢物處理技術;(3) 核電廠水化學。主講《核化學與放射化學》、《專業英語閱讀》2門本科生課程,《過渡元素化學》、《溶劑萃取與離子交換》2門研究生課程,《核電站放射性廢物處理與處置》1門留學生課程。發表SCI論文50余篇,授權或申請專利5項,軟件著作權5項,主持或參與多項相關項目。
在企業從事工業固廢利用技術開發與產業化推廣多年。近五年主持國家項目子課題2項,省部級重點研發任務4項,橫向項目多項,參與國家及省級項目10余項,發表SCI論文20余篇,申請國家專利20余件。廣東省“珠江人才”、中國綠色建材產業發展聯盟工業固廢專委會專家、中國有色金屬智庫專家、中國硅酸鹽學會固廢與生態材料分會成果轉化與投資管理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固廢專委會顧問、中國能源學會能源與環境組專委。
近五年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云南省科技廳基礎研究項目、云南省博士后科研基金等項目、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優秀)。以第一作者在中科院大類一區TOP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影響因子=4.947),發表論文 2 篇;通訊作者在《Fuel》(影響因子=7.4)、《Renewable energy》(影響因子=8.7)、《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影響因子=8.4)等中科院大區分類一/二區期刊發表論文32篇,累計影響因子超過240。
徐志高,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現任中南民族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主要從事稀土提取與分離、鋯鉿萃取分離和礦冶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云南聯合基金重點項目1項、重點項目課題1項、面上項目3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1項、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項目1項和其它省部級項目4項,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EI論文6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獲省部級獎勵4項。
高志勇,中南大學,?現任資源加工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湖南省關鍵金屬礦產資源高效清潔利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主任、戰略含鈣礦物清潔高效利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復雜礦產資源高效清潔利用科學與技術國家創新引智基地常務副主任。分別于2007年和2013年獲中南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工學學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主要從事礦物浮選界面化學、磨礦介質技術優化、高效浮選藥劑的設計與合成、礦山三廢治理等方面的應用基礎研究。
主要研究領域:鋰資源分離提取技術及新型鋰材料制備、退役動力電池綠色再生利用、鹽湖和鋰礦資源綜合利用。 2019-11~現在,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正高級工程師。 2017-10~2019-11,天齊鋰業資源循環技術研發(江蘇)有限公司, 法人&總經理。 2015-05~2017-09,天齊鋰業(江蘇)有限公司, 研發中心主任。 2007-09~2011-08,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