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Con技術最大優勢在于其與PERC電池產線的良好兼容性,常規PERC電池產線只需要額外增加部分設備即可具備TOPCon生產能力。而TOPCon與PERC相比主要變動及新增三個環節設備:硼擴散,隧穿氧化和非晶硅(LPCVD 或 PECVD),去繞鍍清洗。其中隧穿氧化和非晶硅鍍膜為TOPCon工藝的關鍵環節,LPCVD為關鍵設備。目前行業內PERC電池產能在 250GW以上,部分較新的產線都預留有TOPCon電池的升級空間,預計未來2-3年,TOPCon技術將迎來廣泛的應用。
青海鹽湖廢棄水氯鎂石綜合利用,華東理工大學,路貴民 ,1.金屬鎂電解;2.氫氧化鎂及鎂砂制備
蘆露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材料與化學學院,教授。 2007年考入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2010年獲得理學博士學位并獲得中科院院長獎。同年在蘇州納米所國際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調職入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任副研究員,2014年調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材化學院工作至今。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自然基金重點項目,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中央高校專項資金等科研項目,并與香港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富士康中心,中科院化學所等研究機構合作完成研究任務。
TOPCon組件封裝技術開發,封裝過程中電池功率和轉化率降低明顯,如何選擇合適封裝材料和封裝工藝,可以減少此影響。同時降低TOPCon電池使用成本。
冷卻及烘干系統設備在冶金和粘濕物料領域的應用案例,青島松靈電力環保設備有限公司,郭廣龍,1.產品介紹;2.典型工程實例;3.松靈簡介
許孫武(1995—)黑龍江哈爾濱人,博士研究生。目前就讀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主要進行電子封裝用低溫復合焊料設計與可靠性研究。相關成果發表于JMRT、JAC、MC等SCI論文;國際IEEE頂級電子封裝會議2篇;其他論文3篇;發明專利授權1項,受理1項;曾獲得第七屆黑龍江“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