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加工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高精度鋰帶沖切裝置,包括工作臺主體,工作臺主體的上端外表面固定連接有連接板,連接板的上端內表面活動連接有轉軸,轉軸的外壁設置有鋰帶盤,工作臺主體的上端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前端外表面設置有第一安裝板與第二安裝板。該一種高精度鋰帶沖切裝置,通過兩組壓緊輥筒的安裝,使得鋰帶被緊緊壓緊輸送,讓鋰帶的壓緊效果變好,進一步提升沖切的精度,也可以通過螺釘分別調節壓緊輥筒的位置,從而讓鋰帶的壓緊效果變好,通過滑板與移動桿的配合使用,第三螺釘的固定,方便沖切組件調整到一個合適的位置,移動桿讓沖切裝置可以自由調節位置,使得沖切的效果變好。
本發明屬于電池材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磷酸鐵鋰/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該磷酸鐵鋰/碳復合材料包括碳摻雜的磷酸鐵鋰,以及包覆在碳摻雜的磷酸鐵鋰表面的碳層。本發明合成的含碳磷酸鐵前驅體,碳分布在磷酸鐵顆粒內部或者顆粒與顆粒之間,再進一步合成磷酸鐵鋰材料,更有利于磷酸鐵鋰顆粒內部間、顆粒內部與表層、顆粒與顆粒間形成導電碳橋,為鋰離子、電子提供傳輸通道,從而提高了磷酸鐵鋰的電導率等電化學性能。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鋰電池塊立式干燥裝置,其包括箱體,箱體內設置有可拆卸的置物板,置物板上開設有長條形卡框,卡框供鋰電池塊穿過,卡框的一對長邊內壁上固定連接有對鋰電池塊進行限位的四個凸塊,置物板上還固定連接有與四個凸塊對應的托板,托板用于對鋰電池塊的下端進行托舉;其中,卡框為從置物板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且相互平行設置的多個,每一卡框內四個凸塊以及對應的托板為一組且每一卡框內設置有多組。本實用新型采用置物板對鋰電池塊進行卡裝,在烘干過程中沒有旋轉過程,且鋰電池塊采用卡框上的四個凸塊和托板進行定位,確保了鋰電池塊在干燥過程中不會于置物板脫離。
本發明提供一種鋰電池激活控制裝置,所述裝置包括:電壓檢測電路用于根據所述微處理器定期或實時發送的電壓檢測指令,檢測所述電壓檢測端的當前電壓信號;微處理器用于根據所述當前電壓信號,檢測所述鋰電池當前是否處于鈍化狀態,當檢測出所述鋰電池當前處于鈍化狀態時,發送激活指令到所述激活電路,還用于根據所述上位機發送的控制指令,發送所述激活指令到所述激活電路,使所述激活電路對所述鋰電池進行放電激活;本發明無需使用外圍設備即可實現對鋰電池的定期或實時激活,防止鋰電池在正常使用時輸出電壓滯后的問題,可以正常驅動大功率設備。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串鋰電池混合均衡電路,包括串聯的鋰電池組以及分別與鋰電池組電性連接的主動均衡模塊、被動均衡模塊、主控模塊,主控模塊與主動均衡模塊、被動均衡模塊分別信號連接;還包括多個采樣電路,采樣電路與主控模塊、主動均衡模塊、被動均衡模塊分別信號連接;采樣電路用于采樣主動均衡模塊的均衡電流以及鋰電池組的電壓信號;主控模塊用于根據各個鋰電池的均衡電流向主動均衡模塊發出控制信號,以及根據鋰電池組的電壓對被動均衡模塊發出控制信號;主動均衡模塊用于根據主控模塊發出的控制信號對對應的鋰電池進行充電;被動均衡模塊用于根據主控模塊發出的控制信號對鋰電池組進行放電。本實用新型具有較好的電量一致性。
鋰電池組能量均衡裝置,將鋰電池組的均衡問題分為組內均衡和組間均衡兩個層面,各相鄰鋰電池組、各相鄰鋰電池單體均并聯有能量均衡基于Buck?Boost變換器的雙向均衡模塊;MCU主控芯片通過判斷各酸鐵鋰電池荷電狀態(State of Charge,SOC)差值是否在設定閾值范圍內,決定是否啟動各均衡模塊,從而實現各單體電池間能量的均衡,基于本實用新型的鋰電池組能量裝置,具有硬件成本較低、控制簡單、均衡效率高和速度快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鋰鋁合金可充扣式電池,包括負極蓋、正極殼體、密封圈、正極、隔膜、負極及電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負極包括鋰鋁合金層和鋁層;其中,所述鋰鋁合金層為鋁片在下,鋰片在上復合而成,所述鋰片和所述鋁片的摩爾比例為0.3~0.7;如此,由于鋰片和鋁片的摩爾比例更合理,鋰鋁金更加徹底,電池的循環壽命和儲存性能也有很大提升,同時,生產工藝簡單,產線制作效率高,可達3W/班產;本生產工藝可應用于不同型號的扣式電池產品中,使用范圍非常廣泛,且可靠性強。
本發明提供一種NiV3O8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該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以醋酸鎳、五氧化二釩和葡萄糖為基礎原料進行混合,經加水混合攪拌均勻后,轉移至水熱反應釜中于120-180℃反應10-48h,將反應所得產物在空氣條件下,在300-500℃燒結1-10h,制得納米線狀NiV3O8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其納米線長度為3-8μm,直徑為30~100nm。本發明利用了葡萄糖的還原性將五氧化二釩還原并保持高活性,進而與鎳離子結合得到中間相產物,然后利用高溫燒結方法促進中間相產物繼續反應。合成方法簡單,易于操作,材料制備成本低。所得樣品為納米線,納米線長度為3-8μm,直徑為30~100nm。所制備材料容量較高,在鋰離子電池中有潛在應用。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鋰離子電池材料LiF?V2O3/C及制備方法。取的硝酸鋰、偏釩酸銨加入到水中攪拌得到均勻黃色溶液,然后取聚乙烯醇加入上述溶液中并在室溫下攪拌形成黃色不透明溶,再取聚四氟乙烯水分散液加入上述溶液并攪拌以獲得均勻的靜電紡絲前驅體溶液。經靜電紡絲得到前軀體纖維膜。干燥預燒后,在600?800℃下煅燒得到用于鋰離子電池正極/負極材料的LiF?V2O3/C納米纖維材料。本發明首次利用靜電紡絲技術結合高溫固相燒結原位生成LiF?V2O3/C納米纖維,該合成工藝采用水作為溶劑。將所制備LiF?V2O3/C納米纖維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并顯示出優異的電化學性能。
一種用于磷酸鐵鋰電池材料的球形磷酸鐵制造方法,本發明是利用鐵片、鐵屑、鐵渣、無機鐵鹽、鐵的氧化物或有機鐵等合成制備高用于磷酸鐵鋰電池材料的超高純高密度球形磷酸鐵。用本發明所生產的磷酸鐵產品主含量可達99.5%以上;雜質含量極低,產品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和流動性,振比均在0.95以上;粒度分布在一個較窄的范圍內,其中D50穩定在3個微米左右。SEM電鏡顯示產品形貌為類球形,XRD也表明所得磷酸鐵產品為純相,即二水結構的磷酸鐵產品。TG-DTA也說明用本專利生產的磷酸鐵是標準的帶有兩個結晶水的磷酸鐵。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鋰電池密封材料的制備方法,涉及鋰電池密封材料領域,本方法以鹵化丁基橡膠為原料,通過接枝共混改性,再經動態硫化,生產出一種能滿足特殊性能要求的熱塑性橡塑彈性體密封材料,該密封材料的使用能大大改善電池性能和品質,延長放電時間,提高電池的貯存壽命。試驗證明,采用本密封材料的電池60℃×60天后電池失重率為0.065%,放電損失為12.5%;采用普通材料密封的電池60℃×60天后失重率為0.46%,放電損失為60.1%。同時兩種密封材料在新電池放電容量相同的條件下,失重后本材料密封放電容量為普通材料的2倍以上,因此電池貯存時間得到有效延長。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表面包覆LiAlF4快離子導體的低溫型磷酸鐵鋰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將多孔磷酸鐵前驅體、鋰源和碳源混合后煅燒得到磷酸鐵鋰;S2:將S1中得到的磷酸鐵鋰裝入流化裝置中并加熱至250℃~280℃;S3:依次脈沖通入三甲基鋁、氟化氫吡咯溶液、叔丁醇鋰和氟化氫吡咯溶液的蒸汽,得到表面包覆LiAlF4快離子導體的磷酸鐵鋰。使用聚磷酸銨為磷源,降低了制備磷酸鐵鋰的成本。在制備磷酸鐵鋰時先進行刻蝕,再采用LiAlF4快離子導體包覆,包覆的效果更好,也彌補了刻蝕過程中產生的缺陷,大幅提高了磷酸鐵鋰作為正極材料所需的充放電性能;本發明還實現了磷酸鐵鋰表面的均勻包覆;同時大大簡化了制備工藝,提高了制備效率。
一種鋰離子電池化成方法以及制備方法?;煞椒òǎ翰捎妙A定的化成電流對鋰離子電池進行恒流充電化成,至鋰離子電池的電壓達到3.0V-3.5V為止,化成電流不大于0.2C;垂直于鋰離子電池的表面,壓制鋰離子電池的電芯體,保持電芯體被壓制狀態,從鋰離子電池的氣囊對鋰離子電池進行抽氣,抽出其中的氣體,當抽氣至預定程度時,保持抽氣狀態密封氣囊上的抽氣口,在密封時預留足夠的氣囊空間;繼續對鋰離子電池進行充電化成,至鋰離子電池的電壓達到3.90-3.95V為止,化成結束。應用該方法有利于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循環性能。
鋰電池組能量均衡裝置及均衡方法,將鋰電池組的均衡問題分為組內均衡和組間均衡兩個層面,各相鄰鋰電池組、各相鄰鋰電池單體均并聯有能量均衡基于Buck?Boost變換器的雙向均衡模塊;MCU主控芯片通過判斷各酸鐵鋰電池荷電狀態(State of Charge,SOC)差值是否在設定閾值范圍內,決定是否啟動各均衡模塊,從而實現各單體電池間能量的均衡,基于本發明的鋰電池組能量裝置,具有硬件成本較低、控制簡單、均衡效率高和速度快的優點。
鋰電池快速組裝固定裝置,包括安裝在鋰電池兩端的固定板,固定板之間通過絲桿連接調節,固定板一側設有壓板,壓板與固定板之間設有絕緣橡膠板,固定板與壓板套設在鋰電池的兩端上,鋰電池的端部抵靠在絕緣橡膠板上,鋰電池外側設有圍板,圍板兩端抵靠在壓板上。將固定板、絕緣橡膠板以及壓板依次組裝,將多個鋰電池并排抵靠在絕緣橡膠板上的凸臺內,在底部壓板上放置圍板,通過絲桿將鋰電池兩端的組裝完成的固定板連接起來,調節絲桿致使鋰電池兩端充分抵靠并拉伸絕緣橡膠板的凸臺形成密封,然后向圍板進料口通入填充料,進行加固保護,同時可起到導熱散熱,保證了鋰電池使用的安全,固定牢靠,孔板材料加工簡單方便,適合推廣使用。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柱形鋰電池取放裝置,包括鋰電池,鋰電池的底面上設置有正極端和負極端,還包括支撐體,支撐體上開設有凹腔,凹腔的底部設置有與正極端和負極端相對應的輸出連接端,凹腔內轉動連接有兩個豎向對稱設置的轉動軸,轉動軸的頂端上固定連接有擋塊,轉動軸上還套設有推動擋塊向凹腔中心轉動的鈕簧,鈕簧的一端固定在轉動軸上,另一端固定在擋塊上,鋰電池的頂面上開設有從邊緣向內部延伸的槽體,擋塊靠在槽體上,其解決了存在的更換鋰電池操作較為麻煩,鋰電池在磕碰時容易松動,固定不牢,降低了鋰電池的使用壽命的技術問題,更換人員只需要用手即可完成更換鋰電池操作,操作方式更加便捷,固定更加牢固。
本實用新型涉及鋰電池加工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穩定性好的鋰電池加工裝置,包括裝置本體,裝置本體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右側固定連接有負極蓋振盤上料工位與激光毛化工位,負極蓋振盤上料工位位于激光毛化工位的右側,裝置本體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心處固定連接有安裝工位。該一種穩定性好的鋰電池加工裝置,在進行電池加工時,將負極蓋通過負極蓋振盤上料工位通道傳送到安裝工位上的設備分度轉盤上,隨后進入鋰帶切入工位,鋰帶沖切完成后形成鋰片進入負極蓋中,通過鋰片方打圓工位將鋰片在負極蓋中壓實均勻延展到設定厚度,形成鋰加蓋組件,然后將鋰加蓋組件在電解液加注工位處定量加注電解液,這樣方便初步加工負極蓋組件。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煙煤基鋰硫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利用經過提純和高溫熱處理的無煙煤尾料與單質硫充分混合均勻后在155?200?oC密閉條件下加熱12?h后冷卻、研磨、干燥,得到無煙煤/硫復合鋰硫電池正極材料。電解液溶質為1?M的(三氟甲基磺酰)亞胺鋰(LiTFSI),以體積比為1:1的1,3二氧戊烷和乙二醇二甲醚為電解液溶劑,同時加入質量比為1%的LiNO3。隔膜為聚丙烯微孔隔膜(Celgard?2400)。以金屬鋰片作為對電極和參比電極,組裝成為2025型扣式電池并對其進行電化學性能測試。本發明利用廉價的無煙媒作為硫載體,工藝簡單,容易實施,對設備要求低,安全性可靠,雖然電化學性能有待進一步的優化,但是對于推進鋰硫電池的商業化應用具有一定意義。
本發明涉及鋰離子電池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冷卻磷酸鐵鋰電池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制作正極極片和負極極片;卷繞體裸電芯;將方形圓柱形殼體的頂面和底面的四角處分別開設一個通孔,其中底面和底面對應的通孔對齊設置;將S2中的卷繞體裸電芯與S3中得到的方形圓柱殼體配合組裝成為單體磷酸鐵鋰電芯;通過低真空?高壓注液方式,注入一定的電解液量,成為磷酸鐵鋰電池;將注液后的磷酸鐵鋰電池,在一定溫度下靜置一定的時間;激活電池;密封、分容,得到成品磷酸鐵鋰電池。本發明的自冷卻磷酸鐵鋰電池制作方法,能解決磷酸鐵鋰電池電池倍率性能差,充放電溫升高,循環壽命短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可延長鋰電池壽命的新型鋰電池充放電模塊,包括CPU,與所述CPU相連的太陽能組件、鋰電池和負載輸出開關;所述鋰電池上還連接有壓控振蕩器,所述壓控振蕩器與CPU相連;所述CPU還連接有LED燈,LED燈用于顯示鋰電池電量。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鋰電池充放電模塊,其結構簡單,性能穩定,便于維護;由于可智能檢測電池電壓,保護電池,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提供一種Li3VO4/LiVO2復合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是將碳酸鋰、五氧化二釩及六次甲基四胺混合溶解于裝有35ml無水乙醇的燒杯中,并快速攪拌1h使各組分充分混合;將得到的混合溶液轉移到水熱釜內襯中,于100℃~180℃鼓風烘箱中反應10~30h,自然冷卻至室溫得到中間相產物,由上層液體與下層沉淀組成;分離出中間相產物中的上層清液,將此上層清液置于60~85℃烘箱中烘干,研磨至粉末呈淡黃色,于氮氣或氬氣保護氣氛中450~650℃下煅燒5~10h得到復合材料。本發明將該材料應用于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上,顯示了較好的電化學性能。
本發明提供一種碳包覆?Li3VO4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該負極材料是以五氧化二釩、碳酸鋰和六次甲基四胺為原料,通過水熱反應得到中間相溶液,然后將檸檬酸加入到中間相溶液中混合均勻,烘干得到固體產物,將該固體產物經高溫氣氛燒結后制得無定形碳包覆在Li3VO4表面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該負極材料為顆粒狀,粒徑為90~120nm。本發明利用了檸檬酸的碳化作用細化Li3VO4顆粒并在顆粒表面均勻包覆碳層。合成工藝簡單,易于操作,材料制備成本低。所制備樣品中Li3VO4為均勻的納米顆粒,尺寸為90~120nm。所得樣品中無定形碳均勻包覆在Li3VO4顆粒表面。所制備材料充放電容量高,循環性能優異。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扣式原電池鋰鋁合金負極的制作方法,將鋰帶切成鋰片,并通過方打圓延伸成圓形狀放入負極蓋;將鋁帶切成鋁片,并通過延伸成圓形狀放入所述負極蓋中;在所述負極蓋中加入碳酸丙烯酯、鋰鹽;對所述負極蓋內沖壓并形成鋰鋁合金負極;其中,所述鋰片和鋁片的摩爾比例為2.0~12.0;如此,形成的鋰鋁合金作為負極活性物質,二氧化錳作為正極活性物質生產的全新的扣式原電池,大幅降低扣式原電池在高溫情況下產生的內壓,保證電池在高溫下仍能正常工作,提升電池的儲存性能,進一步地,內部結構更加穩定、使用溫度范圍更寬泛、儲存性能更好。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磷酸鐵錳鋰及其制造方法,本發明是利用鐵片、鐵屑、鐵渣、無機鐵鹽、鐵的氧化物或有機鐵與錳的碳酸鹽、氧化錳在稀磷酸溶液中加入鋰源等合成制備高用于高電壓平臺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錳鋰。本發明所生產的磷酸鐵錳鋰雜質含量極低,產品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和流動性,振比均在0.95以上;粒度分布在一個較窄的范圍內,其中D50穩定在5個微米左右。SEM電鏡顯示產品形貌為片狀,有著極高的壓實密度,XRD也表明所得磷酸鐵錳鋰產品為純相,即正交板狀/片狀結構的磷酸鐵錳鋰產品。通過材料制成的扣電模擬電池測試,電壓平臺基本在4.18?4.2V,0.1C容量達到161?165mAh/g。
本發明提供一種中間液相方法制備碳復合氟磷酸釩鈉自支撐正極,具體步驟是稱取鈉源、釩源于小燒杯中,添加去離子水,攪拌20min至其完全溶解,將其轉移至水熱內膽中,添加去離子水至內膽體積的80%,在100~180℃的鼓風烘箱中水熱12~48h。稱取磷源及有機碳源于燒杯中,加入去離子水,攪拌20min至其完全溶解,之后將自然冷卻后的中間相液體緩慢滴加到溶有磷源和有機碳源的燒杯中,攪拌20min至溶液變成橙黃色,加熱濃縮至一定體積。之后將碳基體浸泡在液相前驅體中1?4小時,并在60℃的鼓風烘箱中于36h烘干。將浸泡后的碳基體在氮氣氣氛下350℃預燒2~6h,在650~850℃下煅燒6~12h,自然冷卻后得到自支撐NaVPO4F/C電極,以其作為鋰離子電池正極顯示出較好的電化學性能。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紐扣鋰電池卷芯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繞卷,將隔膜繞卷至少達到1.5圈后,在隔膜的一端插入負極耳或正極耳;然后繼續繞卷至少1圈后,在隔膜的另一端插入正極耳或負極耳,最后用膠紙緊固卷芯;S2定型,對完成緊固后的柱狀卷芯進行熱壓,使卷芯定型成扁平的四方形;本發明通過改進紐扣鋰電池的卷芯結構和成型方式,使得傳統紐扣電池能夠多次充電重復使用,實現了紐扣電池的二次充電使用,避免了一次電池頻繁丟棄造成的環境污染。
本發明提供一種中間液相方法制備氟磷酸釩鈉/碳復合正極材料,具體步驟是稱取鈉源、釩源、氟源于小燒杯中,添加去離子水,攪拌20min至其完全溶解,將其轉移至水熱內膽中,添加去離子水至內膽體積的80%,在100~180℃的鼓風烘箱中水熱12~48h。稱取磷源及有機碳源于燒杯中,加入去離子水,攪拌20min至其完全溶解,之后將自然冷卻后的中間相液體緩慢滴加到溶有磷源和有機碳源的燒杯中,攪拌20min至溶液變成橙黃色,在60℃的鼓風烘箱中于48h烘干。將干燥后的前驅體研磨成粉末,于氮氣氣氛下350℃預燒2~6h,并在650~850℃下煅燒6~12h,自然冷卻后得到NaVPO4F/C復合材料,以其作為鋰離子電池正極顯示出較好的電化學性能。
本發明提供一種碳復合Cu3P-Cu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所述的負極材料為Cu3P/C原位生長在泡沫銅表面。制備方法為:將泡沫銅表面用稀鹽酸清洗;再將中泡沫銅完全浸沒于碳前驅體溶液中,得到吸附碳源前驅體的泡沫銅置于真空烘箱中,在50℃烘干,得到泡沫銅;將純度大于98%的紅磷平鋪在陶瓷料舟中,平鋪厚度為1.0~?3.0mm,再將泡沫銅至于紅磷上方,泡沫銅周圍設置有泡沫銅細屑,在氮氣保護下,以350℃燒結5h。合成方法簡單新穎,易于操作,碳源為檸檬酸、葡萄糖、蔗糖等,導電基體為泡沫銅。Cu3P/C-Cu中,Cu3P/C原位生長在泡沫銅表面,與泡沫銅接觸良好;所制備材料電化學性能優異,在鋰離子電池中有潛在應用。
一種新型鋰電池正負極結構及鋰電池,包括正、負極組件和電池外殼,正負極組件安設在電池外殼的兩端,中心管設置在電池外殼內并與正負極組件連接;正極組件包括正極極柱、正極蓋板、正極板和正極轉接板,正極極柱貫穿連接正極蓋板、正極板和正極轉接板,正極蓋板設置于正極極柱的下方并與正極極柱活動連接,正極蓋板的下端面與正極板的上端面焊接,正極板的下端面與正極轉接板焊接;負極組件包括負極蓋板和負極排氣閥,負極排氣閥焊接在負極蓋板的中心位置;本實用新型采用全新的正負極結構,在電池組裝的過程中各零部件能夠精準定位并焊接,電池排氣的過程中無需反復擰開排氣裝置,延長了鋰電池的使用壽命和提高了電池的組裝效率。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宜昌有色金屬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