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紅土鎳礦濕法選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紅土鎳礦的精準配礦裝置。
背景技術:
2.紅土鎳礦是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含鎳橄欖石基巖經長期風化、淋濾、浸染、蝕變等地質作用形成的疏松黏土狀多礦物聚合體,伴有鎳、鈷、鉻、鎂、鋁等金屬組分。紅土鎳礦資源約占全球鎳資源的55%,主要分布在南北緯22
°
以內的熱帶及亞熱帶國家和地區。與硫化鎳礦資源開發利用相比,紅土鎳礦資源的開發利用具有十分鮮明的優缺點,其優點是:(1)紅土鎳礦多產出于地表淺層,開采成本較低;(2)紅土鎳礦資源分布相對較為集中,在成礦帶上容易形成大型礦床和礦區,如:法屬南太平洋新咔里多尼亞紅土鎳礦礦區、印度尼西亞莫洛加斯和蘇拉威西紅土鎳礦礦區、澳大利亞昆士蘭紅土鎳礦礦區、菲律賓巴拉望紅土鎳礦礦區,大型礦床及礦區具有開發利用上的規模優勢;(3)紅土鎳礦中鎳的平均產出品位約1.27%,而硫化鎳礦中鎳的平均產出品位僅0.58%,紅土鎳礦的產出品位更高。然而,紅土鎳礦也存在有嚴重的缺點:其成礦條件復雜,屬于難選的氧化型礦石資源,且成礦后又經長期的風化、淋濾、浸染、蝕變等地質作用,導致其礦物組分復雜多變、容易形成類質同相等復雜結構體,不同的采礦點,不同開采深度其成分波動較大,因此開發紅土鎳礦資源就必須解決其礦物組分復雜、成分波動較大的缺點。在紅土鎳礦進入選冶系統前,首先進行配礦是有效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作業工序。
3.配礦,又稱礦石質量中和,通常地,為了達到礦石質量指標要求,對品位高低不同的礦石,按比例進行互相搭配,盡量使之混合均勻,這種工作通稱為配礦。馮茜等在“約束多目標粒子群算法在燒結配礦優化中的應用[j/ol].控制理論與應用:1-9[2021-09-25]”中針對鋼鐵生產的燒結配料過程中鐵礦石價格變化大、礦石品位波動、燒結原料信息復雜、燒結配料約束繁多等對燒結配料成本的影響,提出了一種基于區域劃分的約束多目標粒子群優化算法對燒結配礦進行優化;張興勛等在“多源礦點配礦的sab流程磨礦優化控制技術應用[j].有色金屬(選礦部分),2021(03):75-82+87”中以某典型的sab流程為例,介紹了一套優化控制系統在多源礦點配礦磨礦分級流程中的應用方法和使用效果,在該目標流程中通過采用智能給料、專家系統、模糊控制和參數自適應等先進的檢測和過程控制技術實現了磨礦生產流程的智能控制。配礦作業是露天礦采
聲明:
“用于紅土鎳礦的配礦裝置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