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們對不可再生資源開發力度的加大,礦產資源的數量變得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充分利用與開發,成為實現不可再生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途徑。而濕法冶金技術在這一領域的應用效果較好,也因此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隨著濕法冶金技術的發展,基于生物技術的濕法冶金方法的出現,在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谶@種情況,該文對基于生物技術的濕法冶金的應用現狀及發展前景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濕法冶金 生物技術 研究 生物冶金 中圖分類號:TF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4(a)-0097-02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大多數冶金技術主要被用于開發品位較高的礦產資源,從而使得一部分品位較低的礦產資源遭到了浪費。但是,隨著礦產資源的減少,人們逐漸意識到了低品位礦產資源開發的重要性。因此,濕法冶金技術以其回收效率高的特點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基于生物技術的濕法冶金技術,更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所以,生物技術在濕法冶金中的應用情況以及基于生物技術的濕法冶金的應用現狀及發展,就成為了本文研究的重點內容。 1 生物技術在濕法冶金中的應用 1.1 濕法冶金工藝概述 濕法冶金其實是利用化學方法進行金屬提煉的工藝。具體來說,就是使礦石浸泡在水溶液里,然后利用分離、提純和富集技術,來進行稀有金屬及金、銀、銅等金屬的提煉。在冶金行業中,濕法冶金是黃金及有色貴金屬的主要冶煉工藝之一。就現階段而言,濕法冶金主要使用的技術有兩種,一種是加壓濕法冶金,而另一種是生物冶金。相比較而言,生物冶金在金屬礦的加工和回收方面的效果更好,所以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1.2 生物冶金 生物冶金f71f5da5c216d3950a671825d16efbe4是將微生物作用與濕法冶金技術相結合的新型冶金工藝。早于1983年,生物冶金這個名稱就在細菌浸出國際會議上被提出。根據生物冶金技術在金屬回收過程中的作用,可將該技術分為3類,分別是生物吸附、生物累積和生物浸出。1947年,人們首次發現了氧化亞鐵硫桿菌能將鐵離子氧化。而直到1958年,美國的肯尼柯銅礦公司才在該方面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進而將生物技術引進到冶金行業中。到了今天,生物冶金技術被廣泛的應用于各種金屬礦物質的冶煉當中,并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一方面,這是由于使用該技術有利于進行低品位的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回收。
聲明:
“基于生物技術的濕法冶金研究”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