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冶金、紡織、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應用技術的不斷突破,稀土氧化物的價值將越來越大。而微米級(或亞微米級)稀土氧化物更是大量應用于功能材料、催化、生物技術等相關領域。
1微米級稀土氧化物應用
1.1稀土發光材料
微米級稀土發光材料是一種重要的發光材料,具有獨特的光、電和化學性質,在高性能磁體、發光器件、顯示、生物標記、光學成像和光學治療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2]。1998年Mr. zhang發現Eu3+摻雜的納米YZsi06中碎滅濃度和發光亮度均高于體材料,預示著高發光幾率、高發光效率和高摻雜濃度有可能同時存在,稀土或過渡金屬離子激活的絕緣體為基質的納米發光材料開始受到關注。劉波、邵義等[3]指出納米稀土發光材料獨特的性質使其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納米量級的熒光粉顆粒能夠顯著改善陰極射線管(CRT)和彩色等離子顯示器(PDP)涂屏的均勻性,有助于提高顯示清晰度,而場發射器件(FED)用的納米級熒光粉與傳統的FED熒光體相比,其所具有小的尺寸可以被低壓電子完全滲透,從而使祠料得以有效應用。同時由于納米熒光粉的比表面積增大,發光顆粒數增加,從而可以減少稀土三基色熒光粉的用量,致使成本降低,是照明燈和顯示器涂屏的首選材料。此外,制備稀土離子摻雜的納米材料還為發展和研究透明復合材料開辟了新途徑。納米粒子光散射小,可將其埋在無定型透明基質中,可望在激光和放大器上獲得應用。
1.2稀土磁性材料
稀土磁性材料包括稀土永磁材料,超磁致伸縮材料、稀土磁致冷材料、稀土磁泡和磁光材料等。其中稀土永磁材料是將釤、釹混合稀土金屬與過渡金屬(如鈷、鐵等)組成的合金,用粉末冶金方法壓型燒結,經磁場充磁后制得的一種磁性材料。我國稀土永磁行業的發展始于60年代末,當時的主導產品是釤-鈷永磁,釤-鈷永磁體世界銷售量為630噸,我國為90.5噸(包括SmCo磁粉),主要用于軍工技術。至今我國稀土永磁新材料、新技術開發還未完全擺脫模仿國外的局面,缺乏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稀土永磁材料核心專利基本被國外壟斷,嚴重影響了稀土永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4]。微米級復合永磁體具有稀土含量低,剩磁比和磁能積高,溫度穩定性、耐熱性和抗氧化性好等優點[5],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具有廣闊的發展空
聲明:
“稀土氧化物制備方法概述”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