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大氣顆粒物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適用于露天煤炭堆場的pm2.5動態起塵量估算方法。背景技術:露天煤炭堆場pm2.5動態起塵發生在堆垛、取料和裝卸等多個作業環節,裝卸過程中粉塵顆粒處于運動狀態,這種狀態的塵源,沒有風力作用也會因為粉塵與空氣發生相對運動而起塵,稱為動態起塵。目前常用的煤炭堆場動態起塵量計算方法為2011年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港口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jts105-l-2011)中給出的起塵公式,是眾多研究人員采用風洞試驗、數學模擬等多種研究手段經過多年探索、不斷修正得出的成果,在環境評價、粉塵總量控制等相關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是經驗數據和理論推導相結合得出的相對成熟的公式。公式形式如下:式中:q:作業量為y時的動態起塵量(kg);α:貨物類型起塵調節系數(精煤類取1.2,原煤類取0.8,水洗類取0.6);β:作業方式系數;h:作業落差(m);ω2:水分作用系數,與散貨性質有關,取0.40~0.45;ω0:水分作用效果的臨界值,即含水率高于此值時水分作用效果增加不明顯,與散貨性質有關,煤炭的ω0值取6%;ω:含水率(%);y:作業量(t);ν2:作業起塵量達到最大起塵量50%時的風速(m/s)。u:風速(m/s,多堆堆場表面風速取單堆的89%)。隨著我國在環境治理方面重視程度的加強,pm2.5的污染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對于露天煤炭堆場的起塵量計算也不僅僅局限在計算tsp的起塵量,也需計算pm2.5的起塵量,計算pm2.5的起塵量需分別計算其動態起塵量和靜態起塵量。但是現在還沒有針對露天煤炭堆場pm2.5動態起塵量的計算公式。目前露天煤炭堆場pm2.5的動態起塵量的計算方法是利用上述起塵公式計算tsp動態起塵量以后,將tsp動態起塵量乘以該堆場堆垛表面煤炭中粒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pm2.5)的含量與粒徑小于等于100微米的顆粒物(tsp)的含量的比值,作為該煤炭堆場pm2.5的動態起塵量。該方法存在以下問題:大量的再懸浮試驗、風洞實驗和現場監測數據表明,在煤炭堆場進行裝卸、堆存作業時,pm2.5和tsp排放重量(epm2.5/tsp)比值與堆場堆垛表面煤炭中粒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pm2.5)的含量與粒徑小于等于100微米的顆粒物(tsp)的含量的比值(apm2.5/tsp)存在一定的差異,說明利用現有
聲明:
“適用于露天煤炭堆場的PM2.5動態起塵量的估算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