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本發明屬于固廢處置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適用于水泥窯協同處置電解鋁大修渣的預處理系統及方法。背景技術:[0002]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電解鋁工業得到迅猛發展,2017年我國電解鋁產量達到3227萬噸,產能已突破4000萬噸,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57%。與此同時,電解鋁工業發展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也受到國家、行業和社會的高度關注。[0003]電解鋁生產過程中會產生有害固體廢棄物——大修渣,平均每生產一噸電解鋁,會產生20~30千克的大修渣。大修渣含有毒性較高的可溶氟化物和氰化物,如果處置不當,會隨雨水混入江河、滲入地下,進而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對周圍生態環境、公眾健康及動植物生長造成巨大危害。[0004]2016年版《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已明確規定,鋁電解槽大修渣屬于t類工業危險廢物。大修渣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已成為電解鋁行業亟待解決的重大難題之一。[0005]目前,大修渣處理方法主要有填埋法、火法處理、酸法處理、濕法處理四種。[0006]第一種,填埋法。我國對電解槽大修渣的處理方法目前主要采用填埋法。填埋法處理大修渣的主要工作包括廢渣運輸、渣場場址選擇、渣場設計布置、廢渣填埋前的預處理、滲濾液的處理等。但填埋法處理大修渣也面臨兩大弊端:一是占用大量土地;二是無法從根本上處理有毒有害物質。填埋法不能徹底解決大修渣有害物質,且對電解槽大修渣無論是貯存或填埋,都有極其嚴格的要求,不僅要投入巨額費用用于渣場建設和日常運行管理,而且還存在長期的潛在污染隱患,因此填埋法從長遠來看是不可行的。[0007]第二種,火法處理。根據文獻資料報道,燃燒是去除氰化物的有效方法。當加熱到300℃時,廢槽內襯中約99.5%的氰化物消失;當加熱到400℃時,約99.8%的氰化物消失;當加熱到700℃以上時,氰化物完全消失?;鸱ㄌ幚黼娊獠鄞笮拊苡行茐那杌?,使氟化物以hf形式逸出或轉化為相對不溶的氟化物,耐火材料分解為滿足環保要求的惰性渣,處理后的物料可以填埋或作為原料出售,其缺點是對設備氣密性要求很嚴,投資巨大,且消耗大量能源,還會造成二次污染。[0008]第三種,酸法處理。國內對大修渣處理的研究起步較晚,研究技術主要是酸法處理和直接利用,尚處于小試階段,沒有批量推廣應用。硫酸酸法處理廢槽內襯,即將廢槽內襯粉碎后投入注有水和濃硫酸的酸解罐中進行酸解,產生的
聲明:
“適用于水泥窯協同處置電解鋁大修渣的預處理系統及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