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環保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垃圾回收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垃圾是人類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復雜多樣,且具有污染性、資源性和社會性,需要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和社會化處理,如不能妥善處理,就會污染環境,影響環境衛生,浪費資源,破壞生產生活安全,破壞社會和諧。垃圾處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進行無害化處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
垃圾處理較常用的方法為衛生填埋、焚燒和高溫堆肥等,但存在著易污染土壤、空氣和水資源等問題,且未針對不同的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和未對垃圾進行回收利用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垃圾回收處理方法,該方法先對垃圾進行分類后,針對每一類垃圾的特點進行處理,不會污染土壤、空氣和水資源,將處理后的垃圾進行再利用,也節約了資源。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垃圾回收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分選;
將垃圾在分選車間內對垃圾進行人工預分選,分選出磚瓦石塊和陶瓷組分、可回收組分、危險組分和不可回收組分;
B、利用;
將磚瓦石塊和陶瓷組分破碎后,用于建筑填料和填坑;
可回收組分直接回收利用;
危險組分送危廢中心集中處理;
不可回收組分通過垃圾磁選裝置進行磁選,去除磁性物質,并將磁性物質送入金屬回收系統,之后繼續分揀出不可回收組分中的無機垃圾,將無機垃圾送入低溫煉油系統;分揀出不可回收組分中的有機垃圾,將其粉碎后,送入發酵系統進行發酵。
優選的是,所述的垃圾回收處理方法中,將有機垃圾粉碎后,送入發酵系統中之前,還包括將所述有機垃圾進行酶解的步驟,其中,對所述有機垃圾進行酶解的具體步驟為:
將有機垃圾在-15~20℃下,冷凍1~2h后,在室溫下融化,再重復2~3次后,將有機垃圾浸泡在水中,并持續攪拌2~3h后,向水中加入纖維素酶、果膠酶、淀粉酶、溶菌酶、溶壁酶和蛋白酶,并使得水中纖維素酶、果膠酶、淀粉酶、溶菌酶、溶壁酶和蛋白酶在水中的質量分數均為0.001~0.1%,在pH值為4~6,溫度為45~55℃下酶解2~4h后,向水中加入食鹽,攪拌均勻,使水中食鹽的質量分數為2~4%,之后降溫至-1~3℃,并向水中通入臭氧,使水中臭氧的濃度為5~7mg/L,之后升溫至90~100℃,滅酶處理20~30min,再降至室溫。
優選的是,所述的垃圾回收處理方
聲明:
“垃圾回收處理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