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大氣中nh3的離子遷移譜檢測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基于光電離源技術和戊酮化學摻雜技術,實現高濕度、復雜化學背景中的nh3準確識別和靈敏定量的離子遷移譜方法。
背景技術:
nh3及有機胺作為大氣環境中最重要的堿性氣體,參與大氣化學反應,加劇氣溶膠的成核速率,嚴重影響我國空氣質量。特別是有機胺,其堿性比nh3更強,不僅極易與大氣中的酸性物質、o3、oh自由基和no3自由基等反應,也極易與顆粒態銨鹽發生反應生成更穩定的有機胺鹽,顯著減小成核能壘,加劇新粒子的成核和生長。最近的外場觀測和量子化學計算結果都進一步證明了nh3及有機胺對灰霾天氣的生成貢獻巨大。另外,nh3及有機胺是具有惡臭氣味的氣體,刺激嗅覺器官,損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環境7。我國國家標準《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明文規定了8種限制排放的惡臭氣體,nh3和三甲胺是其中的2種。因此,無論是從國家環境監管與治理的角度,還是從人體健康的角度,實時監控源排放nh3及有機胺的濃度水平勢在必行。
目前,nh3及有機胺的測量技術可以分為兩大類:離線分析方法和在線分析方法。nh3的離線分析技術主要為納氏試劑光度法(gb/t14668-1993)、擴散管法、離子色譜法等;有機胺的離線分析技術還包括氣相色譜法、氣相色譜與質譜聯用、液相色譜法、液相色譜與質譜聯用法等。這些分析方法一般都包含復雜的樣品前處理過程:先通過固體或液體介質采集樣品中的nh3及有機胺,再經過解析、萃取或衍生化等處理,然后注入儀器進行分析。這些離線分析方法操作復雜、需要大量的試劑,且無法實現在線連續測量,響應時間滯后。
nh3及有機胺的在線測量技術主要有傳感器法、光譜法、質譜法、離子遷移譜法等。其中,離子遷移譜是根據大氣壓下離子遷移率的差異,通過均勻弱電場對樣品離子進行分離和檢測的技術。它具有檢測速度快(單個檢測周期<20ms)、靈敏度高、易實現小型化、成本低等優點,特別適合發展大氣中氨在線連續測量裝備。近年來,高選擇性化學摻雜光電離源、超高分辨、超高靈敏度離子遷移區技術的出現,使離子遷移譜技術在該領域具有更大的應用潛力。
黃衛等人(cn201510890326.0)同樣利用放射性63ni作為離子遷移譜的電離源,通過產生水合質子做反應試劑分子實現了對nh3的在線監測。厲梅等人(201911288763.x)利用丙酮和水蒸氣作
聲明:
“含氨氣體中氨氣含量的離子遷移譜測定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