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屬于實驗室內危險廢料容器領域,具體是一種危險廢物相容性測試用反應裝置。背景技術:2.相容性測試危險廢物處置行業實驗室建立要求中的重要一環,通過將待測危險廢物與水、酸、堿、現有料坑內物料混合,觀察反應現象,以判斷能否混合處置;通常實驗室內使用的設備為開口容器,在需要進行攪拌使用時需要人工手持玻璃棒進行處理,使用極為不便;3.由于該設備用于危險廢物的相容性測試,現階段國內相容性測試設備還處于摸索階段,主要根據項目多次檢測為主,時間成本較高,設備功能性低,不能滿足快速檢測需要,具體使用時還需將物料進行稱重處理,而后將稱重后的物料轉移到容器內,在轉移過程中容易出現物料泄漏的情況。技術實現要素:4.(一)解決的技術問題5.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危險廢物相容性測試用反應裝置,解決現有背景技術中提到的的問題。6.(二)技術方案7.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8.一種危險廢物相容性測試用反應裝置,包括:蓋體,其中部嵌入式安裝有驅動電機,且驅動電機的上表面安裝有用于調控其轉速檔位的控制按鈕,所述蓋體的上表面開設有開口和下料口,且下料口的開口端裝配有翻蓋;9.攪拌棒,其頂端的邊側開設有卡齒,所述驅動電機配套的輸出軸一端開設有用于插裝攪拌棒的槽體,該槽體的底端翻轉該蓋裝有用于定位攪拌棒的翻板;以及10.容器,其頂端的邊側設置有扣槽,所述蓋體邊側設置有用于扣裝到扣槽內的卡扣,所述輸出軸和攪拌棒位于容器內,并不與容器內壁接觸。11.進一步的,所述控制按鈕的邊側設置有顯示屏,所述翻蓋的中心嵌入式設置有稱重傳感器,且稱重傳感器檢測的物料重量信息反饋到顯示屏上。12.進一步的,所述開口的數量為四組,且開口上均可塞裝軟木塞或玻璃塞。13.進一步的,所述翻板蓋裝到輸出軸底端前側預設的槽口上,該槽口的規格與卡齒的規格一致,所述翻板的內壁開設有若干與卡齒對應的卡槽。14.進一步的,所述蓋體底端位于各個卡扣之間的區域內設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用于封閉蓋體與容器連接端上的縫隙。15.進一步的,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蓋體和容器呈上下層式分布,所述容器的外表面設置有用于觀測容器內物料量的刻度線。16.(三)有益效果17.一是,整個反應裝置采用分體式結構,將蓋體與容器進行蓋合,合并之后可以保持氣密性,并且四周有卡扣進行固定,通過翻轉翻板即可完成對攪拌棒的定位處理,方
聲明:
“危險廢物相容性測試用反應裝置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