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鋰鹽生產方法。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降低硫酸鋰溶液與碳酸鈉(鉀)溶液熱沉淀反應得到的碳酸鋰中硫酸根含量的新方法。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大幅度降低鋰輝石、鋰云母、鐵鋰云母、碳酸鹽型鹽湖鋰礦初級碳酸鋰、磷鋁鋰石、透鋰長石、碳酸鹽沉積巖鋰礦等鋰礦石,經硫酸法或硫酸鹽法或其它硫化物法直接生產(即不通過較昂貴的氫氧化鋰轉化)的各級碳酸鋰中硫酸根含量的方法。本技術實現要素:、特別是第3項“高效解吸附”可自然擴展到的相似領域另見第【0083】段說明;本說明書為了不致過于復雜,僅能以鋰輝石-硫酸法為例,給予詳細說明。二,
背景技術:
:上世紀初,歐洲生產的工業級碳酸鋰,雜質硫酸根含量一般是0.70-0.80wt%,折合硫酸鈉1.035%-1.183%,算數平均值為1.109%,這與眾多其它水不溶和微溶性碳酸鹽類產品相比,顯得偏高很多。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原美國美洲鋰公司(lithiumofamerica)發明了鋰輝石硫酸法碳酸鋰工藝,在北卡羅來納州俾斯麥城建立了年產0.9萬噸的工廠,其工業級碳酸鋰標準中,雜質硫酸根含量比早期歐洲產品已降低很多,達一級品0.35%,二級品0.50%,但對中高檔含鋰玻璃等行業來說,仍嫌偏高。生產微晶玻璃等中高檔含鋰玻璃需要用到硫酸根含量低至0.20%(即康寧玻璃公司標準)的碳酸鋰,則再用特魯斯特法(trustemethod)即碳化法提純。該方法通過壓入二氧化碳于20倍去離子水調配的碳酸鋰水漿當中,使碳酸鋰酸化(有的稱為氫化)為水中溶解度5%的碳酸氫鋰,稀釋雜質硫酸鈉于大量的水中,然后再加熱分解碳酸氫鋰,驅除二氧化碳,在低濃度硫酸根環境中,復沉淀出碳酸鋰,實現降低硫酸根到0.20%的目標。但是,該提純工藝流程長,設備投資巨大,成本提高很多。工業級碳酸鋰的現行中國國家標準gb/t11075-2013規定的化學成分如下表1所示:表1產品的水分含量應符合如下表2的規定:表2產品牌號li2co3-0li2co3-1li2co3-2水分,不大于0.3%0.3%0.5%電池級碳酸鋰的現行中國有色金屬行業標準ys/t582-2013規定的化學成分表如下表3所示:表3從gb/t11075-2013和ys/t582-2013規定的碳酸鋰化學成分表中可以看出,工業0級、1級和2(對應上述表格中的li2co3-0、li2co3-1、l
聲明:
“硫酸鋰與碳酸鈉(鉀)直產碳酸鋰降低硫酸根含量新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