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礦
采礦
選礦
通用
火法冶金
濕法冶金
電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復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廢水處理
大氣治理
固/危廢處置
土壤修復
物理檢測
化學分析
力學檢測
無損檢測
失效分析
環境檢測
綜合
李濤,研究員,山東省科技專家,濱州市政協科技信息特邀顧問,聊城市有色金屬產業科技專家顧問團副主任,JMA、JMST等期刊審稿人。研究方向:輕質金屬腐蝕防護;功能涂層設計構筑與應用;先進表面工程技術。主持及參與縱向經費1200余萬元;授權國際、國內發明專利10余項;榮獲2023年度再生資源行業十佳綠色低碳技術成果獎,JMA CONTRIBUTION AWARD。
擔任太原理工大學宗復學院副院長,山西省鑄造學會、山西省增材制造學會常務理事,《JMA》、《CC》等期刊青年編委。長期從事先進鎂基材料組織設計和應用、生物醫用鎂基材料以及鎂空氣電池等相關研究。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5余項,相關成果獲山西省科技進步獎2項、河北省科技進步獎1項。
紀志康,博士,湖南大學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鎂合金強韌化構型設計及變形斷裂機理研究,以第一作者在Scr. Mater.、MSEA等期刊發表SCI論文6篇,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多項。
靳千千,博士,副研究員。長期從事透射電子顯微學研究。曾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先后獲碩士和博士學位,2017年留金屬研究所工作。2020年5月受聘于廣西科技大學,負責球差校正透射電鏡安裝、調試和應用開發。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2018)和地區科學基金項目(2022)各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項,主持橫向科研項目20余項,發表SCI論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14篇。
?柯海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非晶材料團隊負責人。2012年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畢業后在香港城市大學做訪問學者,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特聘人才,2019年全職加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長期圍繞非晶合金新材料研發、非晶合金材料的原子制造與序調控以及應用基礎開展研究工作。
標題:吳國華
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