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因(江蘇)新能源有限公司在環境影響信息公示平臺上正式發布了“光因(江蘇)新能源有限公司鈣鈦礦電池生產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全本公示”。這一舉措標志著該公司鈣鈦礦電池生產項目正式進入公眾視野,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與反饋。
依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等相關法規要求,建設單位在完成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編制工作后,需在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批前,向社會公開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全本內容。此次,光因(江蘇)新能源有限公司便按照這一規定,將《光因(江蘇)新能源有限公司鈣鈦礦電池生產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及公眾參與說明全文進行了公示,相關內容詳見附件。
該項目名為“光因(江蘇)新能源有限公司鈣鈦礦電池生產項目”,選址于徐州市銅山區銅山街道大學路西側、鳳凰路南側。光因(江蘇)新能源有限公司計劃投入3億元巨資,租賃徐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的廠房(租賃面積約為18000平方米)進行生產。項目將建設一條鈣鈦礦光伏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待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產200MW鈣鈦礦光伏太陽能電池的規模。
鈣鈦礦光伏電池作為一種新型的光伏技術,具有轉換效率高、成本低等優勢,被視為未來光伏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光因(江蘇)新能源有限公司此次投資建設鈣鈦礦電池生產項目,不僅有助于推動鈣鈦礦光伏電池技術的產業化進程,也將為徐州市乃至全國的光伏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