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新型儲能容量補償政策落地執行,首批補償款近億元已支付。內蒙古能源集團磴口電儲新能源項目受益。該政策按放電量補償,2025年標準為0.35元/千瓦時,持續10年,補償標準和時間均為全國第一。這極大提振了儲能行業發展信心,解決了投資風險問題,為產業發展提供路徑。
新型儲能除抽水蓄能外,以電力輸出為主要形式。隨著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規模擴大,其不穩定性給電力系統帶來挑戰,新型儲能作為關鍵技術,作用日益重要。內蒙古加快推進新型儲能示范項目,裝機規模實現跨越式增長。2024年,新增裝機規模708萬千瓦,總規模突破1000萬千瓦,成為全國首個突破千萬千瓦級規模的省區。
新型儲能好比“超級充電寶”,在新能源出力大或用電低谷時充電,出力小或用電高峰時放電,促進新能源開發消納和電力系統穩定運行。在“雙碳”目標下,新型儲能在電力系統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凸顯。2024年全國兩會,“發展新型儲能”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多個國家級儲能政策密集出臺,為新型儲能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今年5月底,內蒙古確定2025年第一批獨立新型儲能建設項目清單,16個項目裝機容量共475萬千瓦/1970萬千瓦時。烏蘭察布市獲批項目數量和規模居全區首位,當地立足優勢,加速推進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全區新型儲能項目加快建設,裝機規??焖僭鲩L,已形成覆蓋全產業鏈的體系,調度運用水平也在持續提升。
新型儲能發展的同時,技術創新不斷突破。在鄂爾多斯市,國內首臺套“綠電+大容量儲能+能源化工裝置”一體化耦合重大技術示范裝置穩定運行,實現多項關鍵突破,拓寬了技術應用邊界。內蒙古聚焦儲能領域開展科技“突圍”工程,發布專項“揭榜掛帥”項目技術榜單,攻克技術難題,推動多種儲能技術發展,助力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