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正推動鋰電池關鍵材料需求快速增長。作為動力電池負極集流體的核心材料,高性能銅箔的市場缺口持續擴大。為應對這一趨勢,嘉元科技與寧德時代強強聯合,共同推進年產10萬噸高性能銅箔建設項目。近日,該項目一期工程3號車間首條生產線已正式投入生產運營。
這條新投產的生產線年設計產能達1.25萬噸,采用了行業領先的大幅寬生箔機臺。該設備的核心部件陰極輥采用特殊合金材質制造,表面經過精密拋光處理,可確保生產出厚度均勻、延展性優異的極薄銅箔。據現場技術人員介紹,新產線生產的銅箔厚度可控制在6微米以下,且抗拉強度較常規產品提升15%以上,完全符合高端動力電池對集流材料的嚴苛要求。
在銅箔生產車間,自動化設備正有序運轉。從
電解液調配到生箔成型,再到后續的表面處理,整個工藝流程實現了智能化控制。值得一提的是,新產線特別優化了電解液循環系統,通過精準控制銅離子濃度和溫度波動,使銅箔結晶更加致密均勻。這種工藝改進不僅提升了產品品質,還將單位能耗降低了約8%,體現了綠色制造的理念。
隨著首條生產線的順利投產,3號車間第二條同等規模的生產線正在加緊安裝調試。這條產線將采用更先進的生箔技術,預計投產后可使車間總產能提升至2.5萬噸。項目負責人表示,新產線的設備布局更加緊湊,物料流轉效率更高,單位面積產能較傳統產線提升20%以上。
市場分析顯示,隨著4680大圓柱電池、刀片電池等新技術的普及,動力電池對超薄銅箔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目前國內能穩定量產6微米以下銅箔的企業屈指可數,嘉元科技此次產能的釋放將有效緩解高端銅箔供應緊張的局面。從應用端來看,這類高性能銅箔可使電池能量密度提升5-8%,同時改善快充性能,對新能源車的續航里程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在質量控制方面,嘉元科技建立了完善的質量追溯體系。每卷銅箔都配有專屬的二維碼標識,記錄著從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數據。檢測中心配備了高精度的電子顯微鏡和拉力測試儀,可對銅箔的表面粗糙度、抗拉強度等關鍵指標進行嚴格把控。這種精細化管理確保了產品性能的高度穩定性,贏得了眾多頭部電池廠商的認可。
放眼全球市場,銅箔產業正面臨新一輪技術升級。日韓企業近年來在4.5微米極薄銅箔研發上取得突破,而國內企業也在加緊追趕。嘉元科技此次投產的新產線預留了進一步升級的空間,未來可通過設備改造實現更薄銅箔的量產。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新能源產業的持續發展,銅箔行業將迎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技術領先的企業有望獲得更大的發展機遇。
該項目的順利推進不僅強化了嘉元科技在高端銅箔領域的競爭優勢,也為我國新能源產業鏈的自主可控提供了重要支撐。隨著后續產能的持續釋放,企業將在全球動力
電池材料市場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