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我國負極材料市場延續了增長勢頭,尤其是人造石墨領域表現突出。據ICC鑫欏資訊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鋰電負極材料產量達到130.25萬噸,同比增長34.7%。在這一增長趨勢中,杉杉科技和貝特瑞等企業表現尤為亮眼。
杉杉科技:在人造石墨領域,杉杉科技出貨量穩居行業前列,占負極行業總出貨量的21%。該公司同時推進云南和芬蘭兩地新產線,進一步完善其全球供貨體系。
貝特瑞:貝特瑞繼續穩居行業領先陣營,其2024年全年負極材料出貨量為43萬噸,2025年上半年延續高位運行態勢。
中科星城:2024年公司負極板塊營收達51.93億元,同比增長14.9%;2025年上半年,旗下星城石墨出貨量23,545噸,同比增長211%。
尚太科技與凱金新能源:這些企業通過合理調配生產計劃與出貨節奏,市場占比較去年同期實現顯著提升。
江西紫宸:盡管在產銷排名上略有下滑,但通過客戶群的優化調整,整體負極業務已呈現向好態勢。
人造負極材料的市占率已升至92%,較去年同期提升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天然石墨材料則遭遇前所未有的結構性萎縮,同比產量下滑15%,且應用端正從中高端
動力電池中加速退出。這一趨勢的背后是產業鏈整體進入了“以電池端性能訴求為牽引”的新階段,整車企業和頭部電池廠商對高性能人造材料的需求增加。
在傳統人造石墨繼續主導的同時,新型負極材料的產業化進度也在2025年上半年出現明顯突破。CVD工藝硅基負極的出貨增長顯著,成為部分高端車型的優選。
硬碳材料也借助
鈉離子電池的放量邁過了瓶頸期,一批高首效、高比容量、低膨脹系數的硬碳產品進入規模驗證階段。
2025年上半年,我國負極材料市場在需求支撐與成本博弈中推進,細分品類表現分化。杉杉科技和貝特瑞在人造石墨領域表現強勁,中科星城、尚太科技、凱金新能源等企業通過精準把握市場趨勢,市場占比較去年同期顯著提升。盡管江西紫宸在產銷排名上略有下滑,但通過客戶群優化調整,整體負極業務呈現向好態勢。隨著鈉電產能的逐步釋放,回收處理問題或將成為下一階段的重要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