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長春北湖科技開發區機器轟鳴,奧來德OLED關鍵功能材料產業化項目破土動工。13.6萬平方米的土地上,將崛起以光敏聚酰亞胺、薄膜封裝、低溫彩膠、發光材料為核心的“千噸級”產線。項目達產后,國產高端顯示材料的供給能力將躍升,進口依賴度大幅降低,為OLED產業鏈的自主可控寫下堅實注腳。
追溯奧來德的成長線,2005年從零起步,專注OLED材料與核心設備;十五年后,公司攜“吉林省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光環登陸資本市場,成為國內OLED材料與設備“雙第一股”。如今,再度落子長春新區,既是對過往技術積累的兌現,也是對未來千億級顯示市場的先手布局。
董事長軒景泉把“卡脖子”三個字寫進企業基因。在他看來,新基地不是簡單的產能疊加,而是“材料+設備”雙輪戰略的實體支撐:一端把光刻膠、發光材料做到國際水準,另一端把蒸鍍機等核心設備推向量產化,用“專精特新”路徑把國產替代從口號變為訂單。
中科院院士歐陽鐘燦提醒,全球顯示產業早已超越商業范疇,成為國家綜合實力的競技場。OLED材料自主化不僅關乎技術迭代,更是產業安全的“生死線”。奧來德二十年的深耕,讓中國在高端材料領域第一次擁有了與國際巨頭平起平坐的底氣,項目建成后將重塑全球顯示產業的競爭版圖。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梁新清算過一筆賬:我國面板產能占全球過半,但關鍵材料進口比例依舊偏高。奧來德新基地投產后,每年可為產業鏈節省巨額外匯,更重要的是把“材料國產率”從量變推向質變,為中國從“顯示大國”到“顯示強國”的跨越裝上新的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