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夏中衛市迎來新能源里程碑,利浩能源穆和200MW/400MWh共享儲能項目經公開招標,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安徽省電力設計院以2.66億元報價、0.664元/Wh單價成為EPC總承包第一候選人。項目將在戈壁荒原上矗立起一座集儲能、變電、監控于一體的現代化電站,為西北電網調峰填谷提供硬核支撐,同時帶動地方綠色產業鏈升級,預計年底前完成主體設備安裝。
本次招標范圍遠超常規電站建設,中標方需完成從地質勘察到竣工決算的全鏈條服務:首先對站址及接入變電站進行精準測繪和三維設計;隨后采購磷酸鐵鋰電池、升壓變流一體艙及EMS能量管理系統,所有設備須通過高溫、風沙等極端環境測試;再實施“五通一平”、土建、安裝、綠化及配套消防、污水、安全設施,并負責調試、培訓、質保,直至項目整體移交生產運營。
技術亮點在于“共享儲能”模式:電站不僅服務單一新能源場站,而是面向區域內多家風光電站開放容量租賃,通過云端EMS統一調度,實現“毫秒級”響應電網AGC指令。400Mh大容量可一次吸納約80萬千瓦時富余綠電,相當于8萬戶居民日用電量,顯著緩解寧夏新能源棄風棄光現象,并為未來電力現貨市場交易積累寶貴運行數據。
經濟賬同樣亮眼:0.664元/Wh的EPC單價處于行業低位,較2023年同類項目平均報價低約8%,顯示設計施工一體化帶來的規模效應。電站投運后,預計年調峰電量超1.2億千瓦時,按當前西北輔助服務市場規則,年收益可達4000萬元,靜態回收期約6.5年;若疊加容量租賃與綠電溢價,投資回報周期有望進一步縮短。
社會與環境效益同步釋放:項目采用全預制艙布置,較傳統混凝土建筑減少90%現場濕作業,施工粉塵降低70%;站內設置雨水回收與滴灌系統,年節水2000噸;同時配套建設1500平方米管理用房與培訓中心,可直接創造本地就業崗位120個,間接帶動運維、檢修、儲能電池回收等上下游產業,打造寧夏“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樣板。
總結來說,利浩能源穆和項目以2.66億元低價中標,標志共享儲能進入規?;?、低成本時代。電站集勘察、設計、設備、施工、運維于一體,通過400MWh大容量與云端調度,破解寧夏棄風棄光難題;同時以預制艙、雨水回收等技術實現綠色建造,帶動就業與產業鏈升級,為西北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可復制的“中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