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啟動2025年度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示范應用項目申報工作,計劃分兩批次推廣1000輛氫燃料電池商用車,首批推廣500輛。該項目由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交通運輸局聯合推動,采取"政府引導、場景示范、市場運作、自愿參與"的原則,通過"揭榜掛帥"方式推進。首批示范車輛包括40輛燃料電池客車、200輛燃料電池貨車Ⅰ型和260輛燃料電池貨車Ⅱ型,為了推動氫能交通領域的創新發展。
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示范項目采用"應用場景示范+示范應用聯合體申報"的創新模式。申報主體需組建由氫燃料電池系統企業牽頭,聯合整車制造企業、車輛運營單位和加氫站運營單位等組成的示范應用聯合體。這種產業鏈協同模式將有效整合上下游資源,促進氫能汽車生態系統的構建。項目要求聯合體成員密切配合,共同推進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的示范運營,為未來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積累經驗。
示范項目設定了嚴格的技術指標:燃料電池系統額定功率不小于50kW,與驅動電機功率比不低于50%;啟動溫度需達到-30℃以下;電堆功率密度不低于2.5kW/L,系統功率密度不低于300W/kg。這些高標準要求將推動企業突破關鍵技術瓶頸,提升產品性能。同時規定車輛純氫續駛里程不低于300公里,部分特殊場景車輛可放寬至200公里,確保滿足不同運營場景需求。
項目特別關注核心零部件技術突破,要求在示范期間實現電堆、膜電極、雙極板、質子交換膜等關鍵部件的產業化。商用車企業需提供5年或20萬公里的質保服務,保障車輛運營可靠性。此外,項目鼓勵探索70MPa高壓儲氫技術示范運行,這將為未來氫燃料電池汽車性能提升和商業化應用奠定基礎,推動行業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