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電氣投資的洮南市風電耦合生物質綠色甲醇一體化示范項目取得重要進展,首批綠色甲醇產品成功產出。項目中的電解水制氫裝置由氫器時代提供,已完成滿負荷調試,持續供應綠色氫氣。這一成果不僅標志著綠電制氫技術的突破,更為多場景應用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范本,展現了氫能技術的商業化潛力。
該項目創新性地采用8000Nm3/h堿性電解槽與200Nm3/h PEM電解槽協同運行設計,通過智能控制系統實現技術互補。堿性電解槽作為基礎負荷單元,具有規模大、成本低的優勢;PEM電解槽則具備秒級響應能力,承擔調峰任務。兩種技術協同形成"基荷+調峰"的高效模式,顯著提升了綠電消納能力,實現了綠氫生產的柔性調節。
氫器時代自主研發的多系列電解槽產品在項目中集中示范。Bristack®-Z系列圓型堿性電解槽直流電耗低至3.94kWh/Nm3,較行業水平降低12%;Bristack®-I系列方型堿性電解槽采用新型復合隔膜,實現低能耗高電密運行;Bristack®-P系列PEM電解槽電流效率高達98%。這些產品性能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展現了企業的技術硬實力。
項目采用多種制氫系統配置,包括一拖一、三拖一、四拖一等模式,形成優勢互補的制氫矩陣。堿性電解槽最高運行電流密度可達8000A/㎡,PEM電解槽最大產氫量達330Nm3/h。這種多槽協同控制與集約化設計驗證了大規模風光制氫的可行性,為行業提供了優秀的技術實踐樣板。
該項目創新性地將不同技術路線的電解槽進行組合應用,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堿性電解槽確保穩定運行,PEM電解槽實現快速響應,兩者配合實現"零棄風"目標。智能控制系統有效協調各單元運行,在高低負荷工況下均能保持高效,為綠氫生產提供了全新的技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