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銅生產國智利近期調整了對銅價的官方預測,將2025年平均銅價預期從每磅4.26美元上調至4.28美元。這一調整反映出該國對國際銅市場供需格局的最新判斷。智利財政部長Mario Marcel在向國會提交報告時表示,盡管近期銅價走勢向好,但大型銅礦Collahuasi的產量下滑可能對經濟增長形成制約。
Collahuasi銅礦由嘉能可和英美資源集團共同運營,是智利重要的銅礦項目之一。該礦產量下降的具體原因尚未完全披露,但業內普遍認為運營挑戰和技術因素可能影響了產出效率。智利銅業委員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國銅產量增速放緩,部分大型項目的產能利用率有所下滑。
智利政府維持了對2025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5%的預測。Marcel指出,雖然銅價預期上調將為財政收入帶來積極影響,但
關鍵礦產項目的生產波動可能抵消部分收益。從目前情況看,銅價回升帶來的利好與產量下降的負面影響正在形成動態平衡。
在國際市場方面,銅價走勢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全球能源轉型持續推進,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對銅的需求保持強勁。同時,主要經濟體工業活動的復蘇也支撐了基本金屬的價格。不過,供應鏈調整和庫存變化仍在持續影響市場預期,智利作為主要供應國的政策動向備受關注。
智利銅業在全球市場占據重要地位,該國銅產量約占全球總供應的四分之一。除Collahuasi外,Escondida等超大型銅礦的運營狀況同樣影響國際市場。近期有報告顯示,部分礦山面臨礦石品位下降和開采成本上升的挑戰,這可能對未來產能釋放形成制約。
對于2026年的銅價預期,智利財政部維持每磅4.30美元的預測不變。這一相對保守的估計反映出決策者對長期供需關系的判斷。當前,全球銅礦項目投資呈現區域分化趨勢,非洲和亞洲的新興項目正在逐步投產,而南美傳統產區的擴建計劃面臨更多審查。
在通脹預期方面,智利政府未調整原有預測。該國經濟政策制定者正密切關注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對國內物價水平的影響。作為資源依賴型經濟體,智利的財政狀況與銅價高度相關,價格預期的微調可能影響未來的預算安排和公共投資計劃。
從行業層面看,智利銅礦運營面臨新老交替的轉型期。部分老礦區開采難度加大,而新項目開發需要更長時間的環境評估和社區協商。這種過渡期的特征可能在未來數年內持續影響該國銅產品的供應能力。與此同時,國際礦業公司正在調整投資策略,更加注重現有資產的效率提升而非單純規模擴張。
智利此次銅價預期調整雖然幅度不大,但反映出資源國對市場動態的敏感反應。在全球能源結構調整的背景下,銅作為關鍵工業金屬的戰略價值持續凸顯,主要生產國的政策走向和市場判斷將繼續牽動國際供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