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賓陽王靈光伏項目首批66兆瓦容量近日順利并網發電,標志著這一規劃總容量150兆瓦的新能源項目進入實質運行階段。該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大量使用鋁合金材料,為區域鋁加工產業帶來顯著拉動效應。
作為廣西地區重點光伏項目,賓陽王靈電站采用了當前主流的光伏支架系統。為適應當地多雨潮濕的氣候特點,項目方選擇了耐腐蝕性能優異的鋁合金支架。按照行業標準估算,66兆瓦裝機規模對應的鋁合金支架用量約為1200噸,主要采用6000系列鋁合金型材。這部分材料大部分由廣西本地鋁加工企業供應,有效促進了區域產業鏈協同發展。
光伏組件邊框同樣是重要的金屬耗材環節。每兆瓦光伏裝機通常需要約6噸鋁合金邊框,66兆瓦項目首期工程的組件邊框用鋁量接近400噸。這些邊框材料要求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和耐候性,經過陽極氧化處理后使用壽命可達25年以上。當地多家
鋁型材生產企業因此獲得了長期穩定的訂單。
在支架系統的連接件和基礎部分,項目選用了熱浸鍍
鋅鋼材作為補充。鍍鋅層厚度達到80微米以上,確保在潮濕環境中具有足夠的防腐能力。這部分鋼制配件用量約800噸,主要應用于支架的地樁和關鍵連接部位。項目采購團隊優先選擇了距離較近的鋼材供應商,以減少運輸成本和碳排放。
直流電纜的鋪設構成了另一個重要的金屬材料應用場景。光伏電站的組件串聯需要大量直流電纜,按每兆瓦3噸
銅材計算,66兆瓦項目約使用200噸銅芯電纜。這部分材料對導電性能要求嚴格,全部采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無氧銅導體。電纜護套則選用了抗紫外線老化的特殊材料,以適應戶外長期使用環境。
升壓站建設同樣消耗了大量金屬材料。66兆瓦光伏陣列需要通過35千伏升壓站接入電網,站內變壓器、開關柜等電力設備使用了大量電磁線、
銅排等導電材料。其中僅主變壓器一項就包含約15噸銅材,整個升壓站的銅材總用量超過50噸。這些高純度銅材主要來自國內大型
銅加工企業。
項目防雷接地系統嚴格按照電力規范建設,使用了大量鍍鋅扁鋼和銅材。整個光伏場區鋪設了完善的接地網,確保雷電流安全泄放。66兆瓦區域的接地系統約消耗鍍鋅扁鋼60噸、銅絞線5噸。這些材料經過特殊工藝處理,具有優異的導電性能和耐腐蝕特性。
從工程施工角度看,光伏電站建設對金屬加工設備提出了特定需求。支架系統的現場安裝需要大量切割、鉆孔等作業,帶動了硬質合金工具的使用。特別是用于鋁合金型材加工的金剛石切割片、硬質合金鉆頭等工具耗材消耗量明顯增加。這些配套產品為五金工具制造商創造了新的市場空間。
光伏電站的運維階段同樣涉及金屬制品使用。組件清潔設備、巡檢通道護欄等設施需要持續補充和更新。項目運營方通常會儲備一定數量的不銹鋼配件和鍍鋅鋼構件,用于日常維護工作。這部分長期需求為金屬制品供應商提供了穩定的售后市場。
從技術發展趨勢看,光伏支架系統正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一些新型跟蹤支架開始采用電動推桿驅動,這些精密部件使用了特殊合金材料。雖然賓陽項目采用的是固定支架方案,但未來擴建部分可能會考慮引入智能跟蹤技術,這將進一步豐富金屬材料的應用場景。
150兆瓦的完整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發電約8億度,相當于減少32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如此規模的清潔能源項目,將持續帶動鋁合金、鍍鋅鋼等金屬材料在新能源領域的應用,為相關產業鏈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隨著后續容量的陸續并網,該項目將成為廣西地區綠色能源發展的重要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