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工業產品產量統計數據,2025年6月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延續增長態勢,其中精煉銅(電解銅)產量呈現顯著提升,十種有色金屬產量保持穩定增長。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精煉銅產量達到130.2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6.3萬噸,增幅達14.2%;今年1-6月累計產量達736.3萬噸,同比凈增63.9萬噸,累計增長9.5%。這一增長態勢反映出國內銅冶煉企業在產能釋放和技術升級方面的持續突破。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工業生產月度報告,2025年6月我國銅材產業延續了年初以來的增長慣性,當月產量突破220萬噸大關,達到221.4萬噸的歷史同期峰值。這一數據較2024年同期增長6.8%,環比5月亦呈現穩步提升態勢,不僅刷新了近五年6月份產量紀錄,更顯示出國內銅材市場供需兩端的持續活躍。
7月16日,棒杰股份正式發布公告,宣布鑒于當前光伏市場環境發生顯著變化,公司經過審慎考慮并與浙江江山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進行友好協商后,決定終止原計劃的年產16GW N型高效電池片及年產16GW大尺寸光伏硅片切片項目。
2025 年 7 月 17 日,四川宜賓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 2025 年第三季度分布式光伏容量。經過評估和分析,三季度剩余可開放容量為 1205.65144MW。在 10 個縣區中,僅屏山縣電網承載能力評估等級為黃色,其余縣區均為綠色。這一數據為宜賓市分布式光伏項目的進一步開發提供了重要參考。
澄星股份7月16日公告,子公司澄星科技獲無錫市數據局備案,將投資23.08億元新建“17萬噸磷酸+6萬噸車用高端新材料”項目,計劃2026年啟動。項目分兩期:一期占地2.8萬㎡,淘汰113臺老舊設備,新增254臺套裝置,建成年產17萬噸磷酸;二期占地4.78萬㎡,建設甲醇罐區及裝卸設施,新增年產6萬噸車用高端新材料,全面提升公司新材料產能。
華友鈷業7月8日披露業績預告,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預計達26億至28億元,同比增幅超55%。公司同期主導制定的鎳鈷原料行業標準獲批準發布,為國內新能源產業鏈資源供給提供技術規范。
四川煜誠泰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近日正式啟動建設三穗縣600MW農光互補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該項目將光伏發電與農業生產相結合,是當地規模較大的新能源投資項目,預計建成后將有效促進區域清潔能源發展和農業現代化。
中色股份控股子公司中色白礦近日獲得赤峰市自然資源局批準,將白音諾爾鉛鋅礦生產規模從每年99萬噸提升至165萬噸。此次擴產幅度達66%,預計將顯著提升公司鉛鋅金屬供應能力。
主要用于金屬、非金屬及化合物材料進行燒結、融化、分析。這款井式坩堝爐廣泛應用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礦企業等實驗和批量生產。
鶴壁萬豐礦山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推出的185-560kW礦井提升機,是專為中大型礦井設計的高效垂直運輸設備。其以“大功率、高可靠性、強適應性”為核心優勢,集成多繩摩擦傳動、雙PLC冗余控制與液壓盤式制動技術,可實現礦石、人員及設備的穩定提升,最大提升速度達10m/s,單次提升量覆蓋8-35噸,適配深度600-1000米的深井作業需求,為礦山生產提供“安全、節能、易維護”的運輸解決方案。
2025 年 7 月 16 日晚間,亨鑫科技發布公告稱,集團擬于中國山東省濱州市投資建設的 800MW/1600MWh 電網側獨立儲能項目,已成功入選山東省能源局發布的 2025 年度新型儲能入庫項目公示名單。該項目在本批次入選項目中單體規模最大,標志著亨鑫科技在新型儲能領域的戰略布局取得重要突破。
7月14日,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正式對外發布公告,就云南宏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192.86萬噸電解鋁建設項目B系列一段產能置換方案的執行情況予以確認。這一公告標志著該項目在產能置換與建設推進上取得了關鍵進展,其中B系列一段已實現16萬噸產能的順利落地。
7月16日,青海省能源局發布《青海省綠電直連實施方案》,明確四類綠電直連路徑:新增負荷可同步建設新能源;存量負荷在補繳可再生能源基金后,通過壓減自備機組實現綠電替代;出口企業可利用周邊資源先行試點;未并網項目經變更手續后也可實施。項目須“以荷定源”,年自發自用電量須占可用電量60%、總用電量30%,2030年提至35%,上網電量不超20%?,F貨未連續運行時禁止反送電,連續運行后“自發自用為主、余電上網”。須配儲能、調負荷,嚴控峰谷差,保障無功與電能質量。
沃太能源在蘇州立新化纖投運的60MWh儲能電站,是目前當地最大單體工商業儲能項目。項目以12臺5MWh液冷儲能柜+12臺2MW逆變升壓艙組成集中式方案,經三處并網點接入廠區10kV母線,并設防逆流保護,既合規又隔離電網風險。系統搭載沃太EMS,可毫秒級精準調度,在化纖高負荷波動中穩供綠電,年均充放近4000萬度,為高耗能工業提供了一條可復制、安全、低碳的智慧用電新路徑。
據路透社7月15日消息,市場研究機構Rho Motion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6月,全球電動車(涵蓋純電動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同比激增24%,總量攀升至180萬輛。這一顯著增長主要得益于中國和歐洲市場在電氣化轉型方面的持續推動。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由中電投與國家核電于2015年重組成立,成為唯一同時擁有火電、水電、核電、新能源的能源央企。十年來,集團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戰略,裝機由1億千瓦增至2.7億千瓦,清潔能源占比升至73%,資產、營收、利潤翻番;打造全球最大光伏基地,風電、核電規模躍升,并推出“國和一號”“國冉一號”等自主重器,帶動600余家單位協同創新。
宣布公司計劃以現金支付的方式,斥資5.46億元購買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江新材”)51.00%的股份,此舉若成功實施,ST威爾將一躍成為紫江新材的控股股東。
2025年一季度中鋁國際同樣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公司在這個季度實現了48.04億元的收入,這一數字反映出公司在市場上的產品或服務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能夠獲得客戶的認可和購買。
據媒體披露,當前電動化趨勢正加速向船舶、飛行器、機器人及工程機械等多元化領域滲透,推動鋰電池應用從單一高增長領域向多點開花格局轉變。新興應用場景對電池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及輕量化設計的嚴苛要求,促使材料體系與制造工藝加速迭代,固態電池憑借技術優勢成為重塑產業格局的核心突破口。
7月14日,綜合印尼新聞網站Bisnis.com等權威信源消息,印尼能源與礦產資源部長巴赫里爾于近日明確表示,印尼政府計劃自2026年起對國內礦業采礦配額制度進行重大調整,將現行配額的有效期限從三年大幅壓縮至一年。這一政策轉向標志著印尼在礦產資源管理領域邁出關鍵一步,旨在通過縮短配額周期強化對礦業活動的動態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