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動汽車產業化起步階段,基本是以電池、電機等動力系統的替代為核心技術發展起來的,車室空調、車窗除霧、動力部件溫控等輔助系統是在傳統燃油汽車熱管理技術基礎上逐步改進而來的。燃油汽車冬季制熱時直接利用發動機余熱對乘員艙進行供熱,不需要額外的熱源,而純電動車的電機余熱無法滿足冬季制熱的需求,因此冬季制熱是純電動汽車需要解決的問題。
趙歡,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院教授。2019年博士畢業于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鋼鐵研究所。2019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馬普鋼鐵所從事博士后工作。主要研究金屬材料微觀組織結構與性能關系,相關成果以第一作者發表在Nature, Physical Review Letter,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主持基金委海外優青項目一項。獲德國材料學會馬辛紀念獎 ,Acta 優秀論文獎等多個國際科研獎項。
石英雜質形成機理及高純石英提純實驗研究,楊曉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純石英砂市場被美國尤尼明長期壟斷,國內僅石英股份可規模量產。尤尼明擁有美 國北卡羅萊納州 Spruce Pine 地區花崗質偉晶巖原礦,儲量超過 1000 萬噸,是全球最理想的高純石英砂提純礦石,其還掌握先進的提純工藝,能夠運用數學模型驗證礦體,保證 產品穩定供給,因此,長期處于壟斷地位,占據全球 70%以上的高純石英砂市場。
王琪斌,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學院21屆博士生。2014年在衢州學院獲得學士學位,2021年在太原理工大學獲得碩士學位,2021年至今在哈工大攻讀博士學位,師從陳瑞潤教授。從事Nb-Si合金組織調控及熱變形研究。近五年共發表論文1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9篇。主要發表在Corrosion Science,MSEA,JAC等冶金類TOP期刊,授權發明專利1項,申請3項。
高純石英砂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范益春--東??h硅工業行業協會 ,總結:正是因為下游日益旺盛的市場需求,使得我國高純度石英砂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機遇。本次會議的成功召開,我們共同探討高純石英開發利用及產業發展前沿趨勢,交流和共享最新成果。相信在不久的明天,產業發展亟需和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定會逐步被攻克。
?沈朝,博士,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導,國家級青年人才(海外優青),上海市領軍人才(海外),上海市浦江學者,中核集團青年英才(菁英)。 主要從事耐腐蝕金屬材料/涂層的設計制備及其使役行為研究。
質檢部門風險防控管理的探討(礦粉質量風險防范),陜西東嶺冶煉有限公司,庾耀武, 一、在化驗室報出編碼樣品的分析結果后,技術監督處進行解碼處理,對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后報出。對于有問題的樣品進行使用備查樣進行再次編碼抽檢,抽檢結果正常的及時報出。 二、在近幾年的生產過程中我們發現在進廠硫化礦粉中有些氧化物含量比較高,對我們的生產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和經濟損失。在風險防控中引起了我們重視。我們主要采用了國標中可溶鋅、鉛的測定方法進行鑒別和熱重差熱分析的方法進行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陳雪飛,主要從事高熵合金及納米金屬材料的強韌化機理研究。擔任國際期刊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青年編委兼客座編輯。已發表SCI論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訊作者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等國際期刊上發表10余篇,引用1200余次,H因子17;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獲“中國大學生材料熱處理創新創業大賽研究生組一等獎”指導老師。
復雜高鉛樣品中鉛的分析方法研究,范麗新,1北礦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影響鉛測定的幾種常見干擾元素;3.影響鉛測定準確性和穩定性的因素;4.復雜樣品的解決
謝春乾,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碩士,高級工程師。首鋼技術研究院主任研究員,從事汽車用冷軋高強鋼產品研發與應用技術研究。發表論文13篇,申請專利15項。參與國標、團標制修訂3項。
銅產業鏈信息資源國家基礎條件保障,李春萌,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數字化,免費檢索,平臺文獻服務;E-only,數據庫,國家許可;OA全面采集、統一加工、專業標引;專題、知識導航、全流程;
?曾卓然?,F為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整車先進設計制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湖南大學蘇州研究院固定成員,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澳洲國立大學客座研究員,入選第18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海外優青)。
廣東省科學院工業分析檢測中心始建于1971年,先后隸屬于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廣東省工業技術研究院,2015年12月經廣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批準為廣東省科學院屬下的獨立法人事業單位。 本中心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準的資質認定實驗室(CMA)、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批準的檢測和校準實驗室(CNAS)、運營管理著中國有色工業華南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國家礦物及再生金屬材料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廣東省質量監督有色金屬產品檢驗站、廣東省質量監督電子產品檢驗檢測中心。本中心是廣東省科技成果鑒定檢驗監督機構、廣東省金屬材料綜合利用檢測與評價中心、工業(有色金屬及再生有色金屬)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CQC認證及方圓認證簽約實驗室。 本中心主要從事金屬材料、礦物材料、建筑材料、電子電器、新能源電池、化工產品、固體廢物、汽車材料、再生資源及金屬材料綜合利用的檢測、咨詢、評價及分析測試技術研究和計量校準等服務。同時本中心還開展行業標準制定和技術方法研究及企業科研及標準培訓、實驗室資質申請及運營咨詢、工廠認證檢查和產品認證服務。 我們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科研和服務能力,一如既往地遵循“公正、熱情、準確、快速”的質量方針
頂吹式熔池熔煉爐浸沒式噴槍油水冷卻系統,陳正,蘭州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浸沒式噴槍采用油水冷卻系統后有以下有益效果:1、提高了噴槍使用壽命,減少工人維修,從而降低成本;2、使生產運行穩定,減少由噴槍損壞引起的爐況波動;
何亞洲,鋼鐵研究總院2020級博士生。曾獲中國鋼研科研創新獎學金。目前在中國鋼研數字化研發中心蘇航教授課題組從事激光粉末床原位合金化增材制造永磁合金的研究。目前已發表論文十余篇,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4篇。
低價處理一臺新高耐1310重錘破碎機,配備動力160千瓦電機,成色免檢
鉛鋅銀多金屬氧化礦石工藝礦物學研究,洪秋陽,廣東省科學院資源利用與稀土開發研究所,鉛、鋅礦物種類多,在礦石中的賦存狀態比較分散,大量的鉛鋅分散于赤鐵礦、褐鐵礦等鐵錳礦物中以及方解石、石英等脈石礦物中,導致礦石中的鉛、鋅回收較難。礦石中含大量呈多孔狀、微晶集合體的氧化鐵礦物(赤鐵礦和褐鐵礦),磨礦過程易產生大量的次生泥,影響有價礦物的分選效果。選礦工藝流程探索試驗結果表明,礦石中鋅不具備可分選性;鉛在硫化礦浮選中有富集,但回收率小于 30%;而在硫化礦浮選中,銅銀取得了較好的回收
曹睿:蘭州理工大學教授、博導;甘肅省拔尖領軍人才,四川省天府學者、甘肅省飛天學者、蘭州理工大學師德標兵?,F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疲勞分會理事等。主要研究領域為焊接性、強韌性、損傷斷裂以及服役行為等。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863課題1項、國家973項目2項、教育部基金1項、省科研項目以及企業合作項目40余項;獲批國家發明專利3件。發表論文300篇,其中SCI檢索論文95篇;發表專著2部。獲甘肅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和三等獎1項、甘肅省高??萍歼M步獎三等獎1項;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張曉彤,基于機器學習的石英砂酸浸除鐵提純工藝參數預測及驗證,研究以石英砂酸浸除鐵為研究對象,通過機器學習,預測最佳工藝參數,得出以下結論:(1)利用32組訓練樣本建立了在Naive Bayes算法的預測模型,模型的準確率為96.875%,7個檢驗數據的預測結果和實際除鐵率完全一致,預測模型達到了很好的預測結果。得到石英砂酸浸除鐵最佳工藝參數為以鹽酸為酸浸試劑,浸出溫度控制在80℃,浸出時間為12 h,固液比為0.1。此時除鐵率達到86.1%-97.0%。
劉兵兵,鄭州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復雜礦產資源綜合利用。主持國自科面上/青年、省優青、省創新人才計劃、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等項目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余項。獲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國發明協會發明成果獎一等獎等獎勵5項。擔任《Rare Metals》、《中國有色金屬學報》中英文版、《工程科學學報》青年編委。
貴州大學 礦業學院,庹必陽,SPS復合型乳化劑與柴油對低階煤泥浮選協同作用研究,用SPS3作為捕收劑時,精煤產率最高,灰分最高,微乳液可以提高煤泥浮選可燃體回收率、減少50%柴油用量,但會使精煤灰分升高。煤顆粒表面經柴油、微乳液作用后,接觸角分別提高7.8o與 24.8o,加入柴油后Zeta電位絕對值降低,加入微乳液電位絕對值升高且煤顆粒間斥力增大,分散性增大。微乳液作用后煤泥顆粒能壘最高時,顆粒間排斥力最大;VT轉為負值時總勢能最大,易與黏土礦物吸附,使灰分升高。
李金輝,中南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博士畢業,江西省“井岡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西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 “寶鋼優秀教師”。從事資源高效利用、冶金物理化學新方法和新能源材料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4項。發表高水平論文5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1項,出版專著4部,制定江西省地方標準1項,獲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1項。
河南省平原礦山機械有限公司簡介 一、企業基本情況 河南省平原礦山機械有限公司于1995年建廠,2004年入駐翟坡鎮工業園區,注冊資金8000萬元,資產總額達9000萬元,占地面積88400平方米,建筑面積29900平方米,現有人員二百多名。 河南省平原礦山機械有限公司是經河南省科技廳批準認定為“河南省首批高新技術骨干企業”、曾獲得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成果二等獎、獲國家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企業(機械)、2021年獲河南省高新技術企業,獲“誠信經營示范單位”,申報國家知識產權專利40余項,公司具備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并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二、生產經營情況 我公司2021年主營業務銷售收入約6000萬元,總資產達9900萬元,總產值約5000萬元,主營業務是特種運輸機械、提升設備、振動篩分機械和煤化工設備、環保設備、智能化裝備制造和安裝等,是集礦山機械研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企業。 河南省平原礦山機械有限公司是國內行業知名的智能散料篩分與轉運設備生產廠家,長期與心連心化肥集團、中冶集團、明泰鋁業、鞍鋼集團、晉煤集團等合作,為其提供各種散料的輸送、篩分等方案及自動化設備
常州瑞賽環??萍加邢薰?,莊虎梁,光伏回收產業的發展機遇和挑戰,PART 1. 企業簡介;PART 2. 發展機遇;PART 3. 行業挑戰;PART 4. 措施與需求;
先后赴日本東北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德國弗萊貝格工業大學,在“城市礦產冶金及戰略礦產資源綜合分離提純”領域深造和工作近十年,現任武漢科技大學“國家環境保護礦業資源利用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負責人,德國洪堡學者,日本學術振興會 JSPS 特別研究員、希望學者,湖北省百人計劃專家、武漢英才計劃專家,日本政府高級優遇人才。
供應河北保定二手1010礦山設備1臺,成色7成新,供應價格電議或面議
東北大學,朱一民,花崗偉晶巖鋰輝石礦浮選技術及其浮選藥劑,一、技術背景;二、鋰輝石礦浮選技術綜述;三、鋰輝石浮選基礎研究;四、東北大學研發團隊簡介;五、致謝
李福軍,博士,教授,應用化學與工程研究所,畢業于香港大學。長期從事低成本鈉離子電池和高比能金屬空氣電池。
龍云澤于2000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學士學位;2005年至2006年在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南特材料研究所做博士后;2005年3月獲得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學位;2006年12月起在青島大學物理科學學院工作;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先后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做訪問教授;2012年任山東省中法光電納米材料合作研究中心主任,7月在法國南特材料研究所從事合作研究; 2019年1月任青島大學物理科學學院副院長; 2021年6月入選國際先進材料學會會士; 2023年3月當選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稀土金屬提純和儲能特性研究,北京大學,李星國,1. 利用氫原子較高的化學反應活性對金屬釓進行提純。氫原子固溶于金屬晶格內,會導致晶格膨脹。高真空加熱后,固溶的氫原子與氧、氮元素在基體金屬內發生反應,并以H2O和NH3分子形式脫離,從而起到了除氧和除氮的作用。2. 耦合氣固兩步法將2N級稀土金屬提純至4N。固相鈣金屬脫氧后,氧含量可降至5 ppm以下。蒸氣壓與基體金屬相差較大的雜質元素去除率高于90 %。金屬雜質對氧元素有釘扎作用,阻礙氧元素的脫除。
趙艷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學院講師,博士畢業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師從占小紅教授(國家重大人才工程計劃入選者),主要從事航空航天輕合金新型激光焊接技術與缺陷控制方面的研究。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8篇;累積獲授權發明專利10項。榮獲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國家獎學金、江蘇省三好學生等榮譽。
中國區域碳排放影響因素及其空間溢出效應分析,查道中,淮北師范大學,(1)探索建立綠色低碳社會的長效機制;(2)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分配體系效率,從制度供給處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3)研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倒逼機制,以實現目標為強有力約束,探索低碳減排的改革途徑。;(4)產業結構升級與產業集群相結合。;(5)擴大對外開放水平,借助市場開放的“鯰魚效應”激發我國制造業的活力、促進產業技術升級。
王磊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江蘇省雙創博士,中國焊接學會機器人與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委員,《焊接學報》青年編委。2018年6月博士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博士期間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聯合培養1年,在新加坡制造技術研究院從事博士后研究1年。主要從事激光焊接與再制造等研究,承擔國家重要飛行器的預研工作。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呂敏,膨潤土工藝礦物學及提純技術研究,勘探研究表明,我國膨潤土的儲量居世界第一位,種類齊全,分布廣,遍布26個省市,產量和出口均居世界前列。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膨潤土年產量已超過350萬噸,而總儲量占世界總量的60%。到目前為止已累計探明儲量50.87億噸以上,保有儲量大于70億噸。目前,國內膨潤土產品的4/5用于冶金球團、鑄造粘接劑和鉆井泥漿、油脂脫色劑等行業,在食品、醫藥等高附加值行業應用較少,高純蒙脫石產品還是以進口為主。
馬升峰,包頭稀土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濕法冶金方向的技術帶頭人,兼任東北大學、內蒙古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礦冶工程、濕法冶金期刊的編委。多年來,一直從事稀土濕法冶金、資源綜合利用及環境保護新工藝的研究工作。參加省部級以上項目20余項,發表論文30余篇,獲得發明專利授權20余項。
沈陽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孫浩然,新型調整劑改善十二胺選擇性捕收菱鎂礦和石英性能機制研究,(1) 在DDA浮選體系中,EDTMPS可增加菱鎂礦和石英之間的可浮性差異,礦漿pH值7.5、100mg/L EDTMPS和40mg/L DDA時,菱鎂礦與石英可較好分離。(2) EDTMPS可選擇性削弱DDA對菱鎂礦表面帶來的菱鎂礦疏水性增加及零電點正移的影響,但對石英影響較小。(3) EDTMPS對菱鎂礦具有選擇性吸附的原因在于可與Mg選擇性螯合。(4) EDTMPS的預吸附,選擇性擴大DDA與菱鎂礦間距,降低DDA與菱鎂礦之間自發吸附強度,但對石英影響較小。
主要研究方向為氧化鋁生產理論、鋁資源綜合利用、鋁基新材料制備、冶金過程智能控制等。承擔科研項目60余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國家重點研發課題及子課題2項、省部級及企業合作項目20余項。發表論文120余篇,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50余篇(JCR一區30篇、二區13篇)、EI論文30余篇;申請/授權發明專利60余項;出版國家規劃教材和專著3部;獲省部級科技獎勵6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