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32條款賦予了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商品征收關稅的權力。近期,美國對銅進口展開調查,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交易商擔心關稅實施后進口成本大幅上升,紛紛提前將銅運往美國,以規避潛在的關稅風險。這一行為直接導致非美地區銅供應短缺,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可交割庫存規模大幅下降約80%。
銅市場的緊張局勢在多個指標上得到了體現。首先,LME的可交割庫存大幅下降,表明市場供應極度緊張。其次,明日/次日價差在周四進一步攀升至每噸溢價98美元,創下自2021年LME遭遇歷史性軋空風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一價差的擴大反映了市場對短期供應的極度擔憂,交易商愿意支付更高的溢價以確保短期內的供應。此外,現貨銅對三個月期貨的升水一度達到300美元/噸,也創下202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表明現貨市場供應極度緊張,現貨價格遠高于期貨價格。
高盛在最新報告中將2025年下半年LME銅價預測上調至平均9890美元/噸,并預計銅價有望在8月達到10050美元/噸的峰值。高盛認為,關稅實施的時間將是關鍵因素。他們預計,以基準情形為主(80%概率),即9月前將對美國銅進口實施25%關稅。如果關稅實施,進口成本將大幅增加,進一步推動銅價上升。
當前銅市場的供應緊張局勢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交易商的囤貨行為加劇了非美地區的供應短缺。隨著庫存的大幅下降,市場供應的可獲得性降低,導致價格飆升。其次,市場對關稅實施的預期進一步加劇了供應緊張的擔憂。如果關稅真的實施,進口成本將大幅增加,進一步推動銅價上升。
然而,市場仍存在不確定性。關稅實施的具體時間和范圍尚未確定,這可能會導致價格波動加劇。此外,如果市場供應得到緩解,或者關稅未能實施,銅價可能會有所回調。
短期內,銅的供應緊張局面可能會持續,尤其是在美國市場。交易商可能會繼續囤貨,以應對可能的關稅風險。長期來看,銅價走勢將取決于關稅政策的最終落地情況。如果關稅實施,銅價可能會進一步上漲;如果關稅未能實施,或者市場供應得到緩解,銅價可能會有所回調。
對于投資者和交易商來說,密切關注關稅政策的進展和市場供應的變化至關重要。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采取靈活的交易策略和風險管理措施可能是明智的選擇。例如,投資者可以通過期權等金融工具對沖價格波動風險,同時關注市場動態,及時調整投資組合。
美國232條款對銅進口的調查引發了市場的劇烈波動,交易商的囤貨行為導致非美地區銅供應短缺,庫存大幅下降。銅價相關指標飆升至多年高位,高盛更是上調了銅價預測。盡管市場存在不確定性,但短期內供應緊張的局面可能會持續,而長期價格走勢將取決于關稅政策的最終落地情況。投資者和交易商需要密切關注政策進展和市場動態,采取靈活的交易策略和風險管理措施,以應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