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商務部會同科技部調整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商務部科技部公告2025年第28號)。此次調整新增了1項限制類技術條目,即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技術,包括新增電池用磷酸鐵鋰制備技術、電池用磷酸錳鐵鋰制備技術、磷酸鹽正極原材料制備技術等3條控制要點。此外,還修改了1項限制類技術條目,即有色金屬冶金技術,新增了鋰輝石提鋰生產碳酸鋰技術、鋰輝石提鋰生產氫氧化鋰技術、金屬鋰(合金)及鋰材制備技術、鹵水提鋰技術、含鋰凈化液制備技術等5條控制要點。
此次調整是順應我國技術發展變化形勢、完善技術貿易管理的具體舉措,旨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愿同各國加強技術交流合作,共享技術發展成果。
具體來看,新增的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技術涉及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等
關鍵材料的制備工藝。這些材料是當前
新能源汽車和
儲能電池的核心組件,對推動
新能源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新增的有色金屬冶金技術中的提鋰技術,包括鋰輝石提鋰生產碳酸鋰、氫氧化鋰等,這些技術在鋰資源開發和利用中具有關鍵作用,對保障我國新能源產業的原材料供應至關重要。
此次調整不僅體現了我國對核心技術的保護,也反映了我國在全球技術貿易中的責任和擔當。通過合理限制關鍵技術的出口,我國可以在保障自身經濟安全的同時,更好地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推動全球技術貿易的健康發展。商務部和科技部將繼續密切關注技術發展動態,適時調整和完善技術出口目錄,確保我國技術貿易管理與國際規則相銜接,促進我國技術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商務部和科技部對《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的調整,將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技術及有色金屬冶金技術中的提鋰技術納入限制出口范圍。這一舉措有助于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同時促進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通過合理限制關鍵技術的出口,我國可以在保障自身經濟安全的同時,更好地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推動全球技術貿易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