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浙江三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紹興市上虞區東關街道正式簽署“新能源動力及儲能系統研發生產制造項目”投資協議,一期投資1.54億元。該項目旨在打造集前沿研發、智能制造、測試認證、全球營銷四位一體的新能源產業標桿,建成后將成為上虞區深度融入杭州都市圈、加速產業結構升級的核心引擎。
近日,浙江華電光伏集中配建江東50兆瓦/100兆瓦時儲能項目成功全容量并網。該項目位于杭州市錢塘區,是浙江省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示范項目。它采用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設備模塊化安裝,包括22臺電池預制艙、11臺變流升壓一體機等。建成后,電站將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提供調峰調頻能力,提升電網穩定性,助力新能源消納,每年可多消納0.52億度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16萬噸,對推動浙江能源轉型和“雙碳”目標實現意義重大。
7月1日,浙江萬龍碳纖維項目在桐鄉市屠甸鎮奠基。該項目由萬浙江利碳纖維智能裝備公司與桐鄉銘龍集團聯合投資成立,總投資10.8億元,計劃購地180畝,一期已拿地72畝,新建廠房24萬平方米。項目投產后,將年產1000萬平方米碳纖維編織布、2000萬平方米預浸料、6000噸拉擠型材及15萬件輕量化模壓部件,形成集研發、制造、銷售高端碳纖維復合材料的低空經濟產業園區,預計新增產值15億元。
據環評文件披露,龍港項目將采用全自動化生產設備,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實現產線實時優化,單位產能能耗較行業平均水平降低18%。項目達產后,預計形成年產2GWh鈉離子電芯的生產能力,可配套4GWh儲能系統,年產值超15億元。
2025年7月7日,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與浙江省海洋風電發展有限公司、寧波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寧波東方電纜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浙江寧波浙海風母港裝備發展有限公司,負責投資建設浙江(華東)深遠海風電母港象山基地項目。該項目公司注冊資本為12億元人民幣,標志著浙江深遠海風電母港項目向前推進。項目計劃總投資180億元,旨在推動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的發展。
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政府印發了未來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5-2026年),明確緊扣杭州市未來產業方案,結合富陽實際情況,優先發展氫能與儲能領域。計劃聚焦氫能制備設備研發及產業化布局,加快氫燃料電池等相關產品落地投產,重點發展氫能裝備制造和新型儲能。同時,強調全區統籌、差異發展,開發區要利用合成生物、人形機器人、氫能與儲能等產業基礎優勢,推動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
6月30日,巨化集團在浙江衢州發布了一項儲能電站項目的招標公告。該項目是巨化105MW210MWh用戶側儲能電站的一期工程,規模為55MW110MWh,使用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其中100MWh為常規板式液冷電池艙,10MWh浸沒式電池艙不在此次招標范圍內。招標要求投標人自2020年1月1日起,承擔過單站裝機容量50MW/100MWh及以上磷酸鐵鋰電池儲能電站的EPC業績,聯合體投標以牽頭人業績為準。
7月2日,浙江省龍港市政務服務中心發布公告,擬對浙江啟藍電池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年產2GWh寬溫域鈉離子電池及系統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作出審批意見。該項目涵蓋電池設計、電芯組裝、電池測試等環節,為順應新型儲能產業趨勢、滿足市場需求、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公司計劃租賃溫州中望實業有限公司位于龍港市新城時代大道的廠房,總租賃面積14198.98㎡,總投資2.5億元,建成后將年產2GWh鈉離子電芯。
此次項目的承建單位為金華渝盛建設有限公司,其負責人表示,項目一期預計12個月即可完工。值得一提的是,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還將同步打造國家級研發測試中心。
6月25日,浙江一禾電力有限公司在浙江省武義經濟開發區奠基開工其年產1GW太陽能光伏非標組件及光儲充一體化生產基地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4.8億元,總規劃建筑面積達20.5萬平方米。項目一期將引進國際尖端設備,依托全自動化生產工藝與數字化智能排程系統,形成年產1GW太陽能智能光伏組件的產能,預計年產值超15億元。項目還將集成光伏建筑一體化、智能能源管理系統及綠色建材,打造零碳工廠典范。
浙江龍泉磷酸鐵鋰儲能示范項目作為全球首套原位固態化固態電池電網側大規模儲能電站項目,于6月29日實現全容量并網。該項目采用衛藍新能源量產的280安時半固態儲能電池,應用了先進的CTP高效液冷長PACK成組技術,顯著提升了能量密度和系統安全性。項目的建成不僅滿足了龍泉電網的調峰需求,還為新能源安全消納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動了儲能技術在電網側的大規模應用。
6月27日,湖州天馬4.9MW10MWh電儲能項目EPC工程招標。承包商要負責湖州市潤昌新能源有限公司5MW/10MWh用戶側儲能項目的設計、采購和施工。工作包括設計、采購物料、施工調試,涵蓋勘測、測繪、編制設計文件等設計工作;供貨范圍有磷酸鐵鋰電池、儲能雙向變流器等設備及配套設施;還要負責設備檢驗、調試、土建工程、滿足當地要求、檔案資料移交、運輸保管、提供技術服務、人員培訓等,施工期間要滿足安全文明施工等要求,且承包人需按招標文件要求完成所有義務。
日前,浙江豪情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授權極星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召回編號S2025M0112V:自即日起,召回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11月6日期間生產的部分國產極星2純電動汽車,共計2輛。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由于制動控制模塊的軟件偏差,可能在特定情況下失去制動功能,存在安全隱患。極星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將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免費升級制動控制模塊的軟件,以消除安全隱患。
2025年6月25日,寧德時代與浙江省海港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探索港口物流領域的“產業新能源化”發展路徑。此次合作將重點關注重卡充換電和電池回收領域,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探索,推動港口的智慧綠色轉型,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寧波工程學院,陳曉平,車用動力鋰電池機械載荷下的安全性及失效研究,1、從電池(材料、模組布置》 角度: 固態電池、更穩定的電解液等;2、從充放電角度:充放電次數、充放電倍率等;3、從使用環境角度:溫度、濕度、鹽霧等;4、從電池狀態角度: soc、SOH等;5、從機械載荷角度:準靜態擠壓、動態沖擊等;6、從電池安全保護角度: 電池管理系統 (BMS)、電池保護殼等
汪建強,畢業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現為蘇州實驗室結構材料研究部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大尺寸金屬材料均質化制備技術和材料先進控形控性技術等方面的研究。骨干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項目。以第一作者在JMST、IJEM、JAC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項。
本次擬出讓的礦山資產包,包括:2個采礦權、1個探礦權及1個選礦廠,分別位于浙江省的東陽市、諸暨市境內(兩地礦區相距35 km,交通便捷),按地域分別為: 1)東陽礦區:①羅山嶺頭金銀礦(擁有1.065 km2采礦權) ②羅山嶺頭金銀礦外圍詳查 (擁有3.51km2的探礦權) ③ 年產能6萬噸的選礦廠及脫水車間(可同時服務東陽礦區、諸暨礦區) 2)諸暨礦區:廟下畈金礦(擁有0.4811 km2采礦權)
甘肅某金礦氰化尾渣安放達標處理及貧液返回使用試驗研究,西安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韓婧,4.4.1 因科法對尾液進行除氰處理,取得了很好的處理效果,可使尾液中CN?濃度降至0.5mg/L以下,達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環保部發布的廢水排放要求,并對比進行了氯堿法除氰試驗。4.4.2 貧液返回使用試驗,貧液處理與否對于金的浸出率影響不大。
黃啟忠,現任教育部新型飛行器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輕質耐高溫材料分中心主任,中南大學教授,浙江大學兼職教授。 學術成績:研究成果獲國際2012年、2013年ENI獎提名,是全國軍工能力建設先進個人,曾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2次、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獎等獎項。近年發表研究論文100余篇,出版100萬字專著1部,主持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課題、國家973項目課題、國家重大863項目課題、國防基礎科研計劃“十二五”重點項目、國家支撐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國家軍品配套項目。
西安文理學院,暢庚榕,激光熔覆Fe基合金中WC微合金化行為研究,WC元素在激光熱場作用下,Ni、Cr、Fe等合金元素形成的新硬質相會重新析出,形成彌散分布在基體組織中,發揮析出強化和彌散強化的作用。同時細化晶粒,WC 百分含量影響熔覆層網絡狀硬質相占比,面積分別為 1.59%、7.1%和 12.85%。 WC明顯提升熔覆層硬度和耐磨性,H13+WC 合金熔覆層硬度較基體提升 2.40 倍,可達 1078HV,壓痕邊緣銳利清晰,無塌陷,無裂紋擴展。 基于硬質相的“鵝卵石效應”,不僅可以降低磨粒磨損中的微切削作用,而且能較好地迄裂止裂。熔覆層摩擦系數僅為
中鋁洛陽銅加工有限公司電子帶廠副廠長,工程師,主要負責電子帶廠新產品研發、科研項目管理、產品質量管理等工作,長期從事汽車行業相關銅合金材料的生產制造過程工藝研究,提高產品適用性,近年來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壹等獎2項,國家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
廈門大學能源學院核能研究所教授,研究聚焦于離子輻照材料所導致的原子尺度上微觀結構演化,以及隨之而來的宏觀性能改變。具體研究方向包括:(1)核反應堆強輻照環境下材料穩定性;(2)錒系高放核廢物固化體輻照損傷等。承擔了自然基金、科技部課題等國家項目。目前已在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等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60余篇。
浙江??沦惌h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成立初期主要從事壓濾機的生產和銷售。自成立起我們就以科技創新為企業發展的基礎,公司逐步從單一的壓濾機制造技術研發,向物料前期預處理、系統集成研發伸展,完善了對壓濾機過濾系統各環節的實用性技術研發,逐步由傳統壓濾機制造商向整體過濾系統集成供應商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