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順新材明確表示,鋁塑膜項目的各項工作目前正按照既定計劃有序推進。從項目籌備之初,公司便組建了專業的項目團隊,涵蓋技術研發、工程建設、設備采購等多個關鍵領域,確保每個環節都能得到精細化的管理與高效的執行。
海南澄邁縣啟動2026年省級揭榜項目《電解水制高壓氫電解堆及系統關鍵技術》,旨在攻關70 MPa PEM高壓制氫新技術。項目聚焦無壓縮機場景,突破耐高壓質子膜、密封材料、電解堆結構、氣液分離與干燥純化等關鍵技術,解決高壓部件選型與安全控制難題,完成70 MPa PEM制氫系統樣機。成果將填補國內空白,形成首臺套核心部件及車載制氫加氫一體機,推動制氫技術多元化,為特殊高壓需求提供儲備。
7月28日,電氣風電供貨的越南廣治海英40兆瓦風電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成為公司首個落地越南的標桿工程。項目選用WH5.25N-172機組,年發電1.2億度,可滿足8萬戶家庭用電,年減排二氧化碳10萬噸。針對越南復雜地形與氣候,電氣風電聯合UL Solutions推出定制海陸機群方案,并在極端天氣下組建攻堅團隊,確保安全準點交付,獲業主高度評價。項目不僅鞏固了電氣風電在東南亞的“中國品質”口碑,更為“一帶一路”綠色合作輸出中國技術與人才,助力越南能源轉型。
上海奉賢1#海上光伏項目用海申請正式獲批,該項目將依托現有海上風電場區域建設,總用海面積425.66公頃。采用立體分層設權模式,涉及光伏陣列、電纜橋架及海上升壓站等設施。
青海柴達木沙漠格爾木東基地1000萬千瓦清潔能源項目近日完成備案,成為國內容量最大、投資最高、新能源占比最高、海拔最高的“沙戈荒”外送基地,也是首個跨省跨經營區能源外送項目。項目配套完善,同步開展生態修復,年發電量約180億千瓦時,將顯著增強電力保障、改善生態,并推動青海能源綠色轉型,助力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
江蘇電網負荷創新高之際,國電南瑞變電公司總承包的海安濱海100MW/200MWh儲能電站6月底成功并網,成為區域調峰“超級充電寶”。項目新建110kV升壓站并集成監控、保護、調度自動化等核心二次系統,攻克工期緊、接口多等難題,提前交付預制艙及全部設備,顯著提升江蘇電網韌性,彰顯南瑞在新型儲能建設中的全過程交付與技術領先優勢。
日立能源為華能山東半島北L場址504 MW海上風電項目交付69 kV無油干式變壓器。該設備零油運行、防腐抗振,免維護,既消除環境風險,又適配深遠海嚴苛條件,保障42臺12 MW機組穩定并網。項目建成后年發電17億千瓦時,滿足159萬戶居民用電,成為山東千萬千瓦級基地示范,助力中國海上風電規模與技術雙領先,加速能源綠色轉型。
2025年7月28日,天合元氫自主研發制造的MW級集裝箱制氫裝備成功下線,并從中國啟運發往海外,預計2025年9月抵達葡萄牙,年底前投入示范運行。該系統將應用于葡萄牙政府加氫站示范項目,助力當地清潔能源交通體系建設。
2025年7月29日晚,海南發展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厝危ò霾海┬履茉床牧嫌邢薰緦?50噸窯爐及5條深加工生產線進行停窯減產。此舉是為了應對光伏玻璃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導致的持續虧損,同時保持與重點客戶的合作。??厝螌⑼ㄟ^外購玻璃原片靈活調整深加工產量,將虧損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這一決策符合公司戰略轉型方向,旨在降低運營成本,減少經營虧損。
2025年7月29日,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生產的第1000臺Megapack儲能系統正式下線,并將發往歐洲。從第1臺到第1000臺,上海工廠僅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展現了特斯拉在儲能領域的高效生產能力。作為特斯拉首個海外儲能超級工廠,上海工廠規劃產能40GWh,首批Megapack已于3月21日出口至澳大利亞。Megapack作為特斯拉專為公用事業規模儲能設計的超大型商用電化學儲能系統,為電網穩定性和可再生能源整合提供了高效解決方案。
青海亞太輕合金科技有限公司在青海省海東工業園區民和工業園迎來重要突破,其1號鑄造線成功完成首爐鋁合金鑄棒的一次性試制,標志著該公司在綠色高端鋁材制造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7月25日,《人民日報》頭版報道了運達能源科技集團參與建設的我國最高緯度海上風電場。運達股份通過創新驅動、沿海布局、全域覆蓋和智慧感知等措施,攻克了深遠海風電的關鍵技術瓶頸,推動了我國海上風電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這一項目不僅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向海圖強之路”的重要指示,也為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Dogger Bank海上風電場作為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之一,近期再度面臨建設延期的挑戰。該項目由SSE Renewables、Equinor和V?rgr?nn聯合所有,總裝機容量為3.6吉瓦,分為A、B、C三個階段建設。盡管面臨惡劣天氣、船舶可用性以及供應鏈延誤等問題,Dogger Bank項目對于推動海上風電技術進步和滿足英國電力需求仍具有重要意義。
7月28日,贛鋒鋰業宣布成立贛鋒綜合能源(青海)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達2億元。該公司經營范圍涵蓋新興能源技術研發、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儲能技術服務等領域。這一舉措標志著贛鋒鋰業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進一步深化,特別是在光伏儲能和儲能技術服務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山東港口渤海灣港建成全國首個港口綠氫“制輸儲加用”一體化示范項目,利用4臺6.7兆瓦風機,配套500公斤級加氫站與年產90噸綠氫的電解水裝置,可滿足10輛氫能重卡日需,并將風電“棄電”轉化為氫能,年消納綠電500萬千瓦時,降本165萬元。項目打通港口氫能全鏈條,與濰坊氫企共育復合型人才,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零碳港口”模式,為全國港口能源轉型樹立標桿。
金山海上風電場一期項目團隊把單臺風機安裝周期從72小時壓縮到39小時,刷新“海峰1003”平臺船紀錄。秘訣是把葉片、塔筒運輸船與平臺船精確到小時級銜接,壓縮等貨35.5小時;吊裝環節再省7.5小時,整體效率提升46%,三天活兩天干完。項目位于杭州灣北部,裝機306兆瓦,投運后年發電10.75億千瓦時、減排89.5萬噸二氧化碳,團隊將持續提速,力爭上海最大海上風電場早日全容量并網。
2025年7月,蔚來在海南達成了一項重要成就——換電縣縣通目標的成功實現。隨著白沙黎族自治縣、昌江黎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以及臨高縣換電站的同步投入使用,蔚來能源在海南島除三沙以外的23個區縣都設置了換電站,總數達到41座。這一成就標志著蔚來在換電網絡布局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為全國換電網絡的進一步擴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固態電池因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優勢,已成全球動力電池競逐的下一代核心。7月以來,國軒、孚能、蜂巢等相繼建成0.2-2.3GWh中試或量產線,容百、普利特、嘉元完成關鍵材料配套,行業完成技術收斂并鎖定硫化物路線。主流企業規劃:2025-2026年全固態中試定型,2027年小規模上車,2030年規模應用;車企長安、廣汽同步瞄準2026年裝車,能量密度400Wh/kg。界面、成本、工藝仍是瓶頸,但高端乘用車、eVTOL、機器人等多元場景需求將共同推動產業化加速。
7月23日,寧德時代極片項目在青海西寧開工,標志雙方戰略合作再升級。項目投產后,青海時代將告別極片外調,實現“原料—極片—電池—儲能”本地閉環,降本增效、穩定產能,并吸引上下游企業集聚,助推西寧鋰電產業從單點優勢邁向全鏈條競爭力,為打造千億級集群注入新動能,計劃明年5月建成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