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萍,博士,教授,博士生/碩士生 導師。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博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訪問學者,英國諾丁漢大學高級訪問學者,昆明理工大學固體廢物處置及資源化創新團隊及磷煤化工固廢資源化利用重點實驗室首席教授,云南省再生資源產業協會專家委員。主持、參加了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863)項目、國家自然基金、云南省自然基金、云南省教育基金、企業聯合開發等20多個科研、技術攻關、技術服務項目,涉及精細化工、化學工程以及環境工程領域,發表論文100余篇,EI、SCI收錄40余篇,發明專利70余項,授權50余項。
劉志啟,博士,教授,博導,主要從事資源綜合利用及材料化學的基礎及應用研究。 2005年獲四川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學士學位和工商管理第二專業,2011年獲中國科學院大學無機化學博士學位,在讀博士期間獲得中國科學院大學“朱李月華”優秀博士獎、三好學生及三好學生標兵等稱號,2015年完成博士后研究。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先后在德國萊布尼茨聚合物研究所(Leibniz-Institut für Polymerforschung Dresden e. V.)和西班牙高等材料研究院(IMDEA Materials Institute)工作和學習多年。
王志,博士,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東北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戰略金屬資源綠色循環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總工,資源環境綠色過程工程研究部副主任。任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固廢資源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金屬學會冶金過程物理化學委員會委員、中國硅酸鹽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等。
張俊豐,教授,工學博士,湘潭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院長 ,分管學院本科教學、科研工作、實驗室建設。中國有色金屬協會再生金屬分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鉛鋰電池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化學化工學會化工環保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省大氣污染控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注冊環境影響評價師,注冊環保工程師。
?核工業北京化工治金研究院,中核集團科技帶頭人,中國鈾業有限公司環境治理專業總師,中核礦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中國輻射防護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期從事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核設施退役與放射性廢物治理、資源回收利用的研究與設計。
太原科技大學磁性材料與現代新技術產業研究院負責人,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博士生導師,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層次入選者,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先后兼任中國稀土學會永磁材料分會委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功能材料分會常務理事, 中國金屬學會功能材料分會委員,中國電子學會應用磁學分會委員,中國材料研究會納米材料與器件分會委員,中國體視學會理事, 中國體視學會金相及顯微分析分會副理事長。
高志勇,中南大學,?現任資源加工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湖南省關鍵金屬礦產資源高效清潔利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主任、戰略含鈣礦物清潔高效利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復雜礦產資源高效清潔利用科學與技術國家創新引智基地常務副主任。分別于2007年和2013年獲中南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工學學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主要從事礦物浮選界面化學、磨礦介質技術優化、高效浮選藥劑的設計與合成、礦山三廢治理等方面的應用基礎研究。
朱陽戈現任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選礦研究設計所副所長、中國-南非礦產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副主任,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作為子課題負責人參加“973”計劃項目、“863”計劃項目、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政府間科技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縱向項目10余項,作為負責人完成企業委托課題4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授權發明專利10項,組織全國性學術會議4次,多次參與制定國家資源領域科技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