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中砷量分析方法探討,蘇廣東,國家金銀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1、復雜礦產中,重點關注容量法的干擾。3、高品位砷量分析方法的選擇,考慮分析化驗成本,著重選擇容量法和ICP-AES法。3、痕量分析,AFS法和ICP-MS法。4、砷含量低于0.35%,也可考慮DDTC-Ag法。
于明明,江西理工大學,中國稀土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濕法冶金》、《礦產綜合利用》、《有色金屬(選礦部分)》青年編委。
河北科技大學,祝海濤,Na2WO4含量對鎂合金微弧氧化膜層顏色及耐蝕性的影響,一、 微弧氧化技術研究背景;二、 na2WO4對膜層顏色、厚度、電壓的影響;三、 Na2WO4對膜層形貌及物相組成的影響;四、 Na2WO4對膜層耐腐蝕性能的影響
王東濤,蘇州大學高性能金屬結構材料研究院 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蘇州大學優秀青年學者。研究方向包括:高性能鋁合金材料設計,鋁合金強韌/服役性能機理研究等。近五年,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企業橫向課題等研發項目7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高水平SCI論文3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5項,授權20項。擔任多個SCI期刊審稿人。
交替曝氣生物濾池綜合廢水/市政尾水深度處理與回用技術,吳軍,南京大學,對停止運行一個月后的新型交替曝氣生物濾池裝置重新啟動,進水C/N比約為4、水力負荷為2.50 m3/(m2·d)、回流比為200%、曝氣量為0.4 m3/h條件下,系統1 天內就能夠恢復對氨氮、TN、TP的高效降解能力,3天后能夠恢復對COD的高效去除能力。
束學道,寧波大學 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省杰青,浙江省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械工業優秀科技工作者。擔任浙江省零件軋制成形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美國ASME國際會議組委,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塑性工程分會委員、理事,浙江省機械工程學會理事,寧波市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研究方向為先進成形與加工技術,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項(重點項目1項)、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二等獎6項、一等獎2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5件,發表SCI/EI論文180余篇,出版專著8部。
河南三門峽出售17年中聯雙線180攪拌站,地倉配料機,方量不大,正在拆,需要的聯系
裝飾鍍膜用靶材及薄膜的制備研究,有研資源環境技術研究院,孫悅,顏色呈現機理及應用需求;黑膜用陶瓷濺射靶材制備及應用技術;電致變色活性層用靶材制備技術;電致變色材料在紅外波段應用研究;總結與展望;
羅群,上海大學,研究員。研究方向:基于相變熱/動力學計算的輕合金設計。在Adv. Mater.、J. Magnes. Alloy.、J. Mater. Sci. Technol.等期刊發表論文80余篇,引用3000余次;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3項;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等項目;獲國際鎂合金科學與技術獎·年度青年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入選2022年World TOP 2% Scientists、中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等;學術兼職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JMA、MGE Advances、RM等期刊青年編委。
綠色高效提煉稀有金屬的研究,楊斌,昆明理工大學,復雜低品位硫化、氧化礦真空冶金基礎理論;硫化物、氧化物等真空強化冶煉新技術;復雜有色金屬二次資源清潔利用的新理論與新技術。
魯后國,副院長 / 正高級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汽車輕量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家委專家。 主要從事車身結構及性能設計開發、輕量化技術開發、車身防腐設計等。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0項,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2項。 ??
黃金行業生態環境健康診治,長春黃金研究院有限公司,遲崇哲,長春黃金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原創環保技術,以產學研用創新平臺為支撐,為國內外的黃金行業環境治理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及工程建設和運營服務。致力于黃金行業環境污染治理的基礎理論研究、技術與工藝開發、裝備研制與工程化應用的國家級科研機構。長期從事黃金行業廢水、廢氣、廢渣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與個性化研究與應用,旨在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全力助推黃金行業綠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李一峰,蘇州大學高性能金屬結構材料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為高強韌6XXX系鋁合金彎曲工藝開發,發表SCI論文2篇,已申請授權發明專利4項。 ??
閃速熔煉和富氧側吹熔煉煙氣處理工藝的對比分析,胡俊,中國瑞林,《銅冶煉行業規范條件》規定應采用生產效率高、工藝先進、能耗低、環保達標、資源綜合利用效果好、安全可靠的閃速熔煉或富氧強化熔池熔煉等先進工藝(如旋浮銅熔煉、富氧底吹、富氧側吹、富氧頂吹、白銀爐熔煉等工藝),不得采用國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設備和工藝。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輕合金精密成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博導。博士畢業于大阪大學接合科學研究所,上海市浦江人才。 主要從事氫致變色功能薄膜及器件、攪拌摩擦焊接及增材、鎂材料組織性能調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30噸回柱絞車8臺,55一90千瓦調度。乳化泵。Sew減速機等精品設備300噸。需要聯系。
選礦球磨機配套智能裝備的研發和應用,南平建陽精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毛道枝,一,公司簡介;二,背景及現狀;三,球磨機配套智能裝備的研發;四,選礦球磨機配套智能裝備的應用;
陳存廣,工學博士,副教授,致力于高性能有色金屬材料粉末冶金制備加工新技術新工藝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部分成果已在工業生產上獲得應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20余項科研項目,獲授權發明專利60余項(其中美國發明專利2項),發表SCI學術論文50余篇,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項、團體標準1項,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技術發明一等獎、河北省冶金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科技獎勵。
濮陽豫滬不銹鋼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上海豫滬不銹鋼制造有限公司的全資企業(2007年建廠),也是股份制生產企業。?注冊資金1億元?,F我司擁有---的三輥雙線冷軋機、二輥冷軋機、冷拉盤圓機組、---真空退火爐。我司主要以304、tp316l、904l、2205、800h、600、625等材質為主,gb/t14976-2002、14975-2002、13296-2007、美標astm?a312?、?a213、a269、jis、din等標準來滿足客戶所需。我司所生產的不銹鋼鋼管,不銹ba管,不銹鋼ep管,不銹鋼卡套接頭配管、不銹鋼儀表管,引壓管,換熱管、真空管道、及管件類等產品為氣體行業,實驗室安裝,載氣管線---體以及醫藥類用的不銹鋼管道,醫藥壓力容器等提供相應配套的不銹鋼管類。為廣大海內外界新老客戶和朋友周到的服務,與大家攜手合作! 豫滬全體員工真誠期待您的蒞臨指導!我司備有大量庫存:從6mm-50.8mm(1/4”-2”)范圍均有現貨。
復雜銅鉬硫化礦低堿浮選分離研究及進展,邱廷省,江西理工大學,銅與硫鐵礦往往在低堿條件難以高效分離的重要原因是硫鐵礦受到活化后,難以有效抑制。因此,要實現硫化銅礦與硫鐵礦的低堿分離,首要的問題要解決礦物之間相互影響,活化硫鐵礦的問題,同時加大硫鐵礦新型抑制的研發。目前大通量選礦條件下,大量使用石灰,難以可持續;
李金許,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金屬材料的氫脆、應力腐蝕及失效分析?,F為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腐蝕與防護學報編委。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科技部項目10余項,企業合作項目數十項。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二等獎兩項及其他省部級獎項兩項。已發表論文200余篇,獲授權專利6項。
金星智控有色行業智能裝備及智慧作業應用進展,劉煉,金星智控,輸送帶成本一般占到整機成本的45%,輸送帶縱向撕裂是一種破壞性極大的損壞形式,當釘桿、錨桿、鋼板、鐵塊等外部尖銳物件戳人輸送帶時極有可能造成輸送帶縱向撕裂??v向撕裂雖是一種偶然性的損壞,但若不能及時發現并控制,會造成整條輸送帶縱向撕裂,一旦發生會造成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的輸送帶在幾分鐘內就嚴重毀壞,進而引起停產,從而帶來較大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通過在輸送帶入料口處安裝激光掃描儀,實現對皮帶縱撕狀態的實時監測。
馬志華,萬基控股集團石墨制品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電解鋁高級技師,歷任萬基鋁業電解工區班長、區長;電解車間副主任、主任;萬基控股集團設備技術信息部副部長、部長;萬基鋁業副總工程師。
大廠置換設備 定期保養 機器少用 機況非常好
廢酸濃縮新技術(AFC)介紹——空氣動力濃縮技術(Air Force Concentration),陳浩,聚云環保,該企業為國內鋼簾線龍頭企業之一,廠內鹽酸酸洗廢液做危廢委外,成本較高。廢酸產生量每天15噸,HCl含量5%~10%,Fe2+含量50~90g/L。廢酸產生量每天15噸,HCl含量5%~10%,Fe2+含量50~90g/L。
劉云祺,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激光焊接、異種金屬連接與裝備、動態損傷機理等。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四川省重大科技專項及企業科技開發項目等10余項。在校期間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5篇,高水平中文期刊1篇。
華晨280壓鑄機 19年翻新的設備 沒怎么使用 正常使用中。
高效節能氣態膜技術用于有色行業氨氮廢水處理案例介紹,秦英杰,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氣態膜法廢水脫氨技術高效、節能、無二次污染,既可作為某些廢水處理的“開路先鋒”,也可作為 “殿后部隊”,應用于多種行業氨氮廢水處理及氨資源化回收:廢水中氨氮從100~30000mg/L脫除至50mg/L乃至15mg/L甚至3mg/L以下,滿足企業要求; 膜法脫氨副產物為高濃硫酸銨、氯化銨、硝酸銨、氨水,任客戶選擇; 復雜氨氮廢水的綜合達標治理。
劉英宗,西南交通大學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鎂/鋁異種金屬的焊接,在JMA,MD等期刊上發表3篇文章。
有色治煉污酸廢水處理回用技術難點及解決途徑,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邵立南,污染處理由注重單項技術轉變為技術集成:環境治理區域化、社會化。即改變企業封閉、孤立的“三廢”治理模式為全社會統籌安排的治理模式;發展和綜合利用各種先進的處理技術。如膜分離濃縮技術、特效吸附與萃取技術等。堅持全過程控制和必要的末端相結合的原則, 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先進實用技術,力求污染治理和資源利用一體化, 實現“三效”統一。
劉亞運,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智能制造系副主任,先后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等省部級以上項目3項。主要研究方向為激光加工與焊接、難加工材料超精密加工等,相關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研究論文27篇,授權發明7項;出版 “十四五”國家級高等教育戰略新興領域教材1本;相關成果獲得廳局級獎勵4項。
普朗銅礦尾礦濃縮輸送系統設計與運行簡述,梁澤躍,普朗銅礦,1.簡介;2.尾礦濃縮輸送系統設計;3.尾礦濃縮輸送系統運行情況;4.經驗及問題
劉攀,博士研究生在讀,本科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碩士畢業于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鄭州機械研究所,專業方向為材料加工工程,研究方向主要為硬質合金材料與異種金屬的釬焊連接,參與了多項省部級攻關項目,獲2023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銅冶金爐耐火材料使用現狀及技術展望,中國瑞林,黃文華,建議組建學、研、用一體化科技創新聯盟,實現資源共享、協同創新;聯盟內部定期舉行專題研討、學術報告、論壇等學術活動。
胡登文,博士(后),副研究員,成都市產業領軍人才,主要從事先進激光及表面工程技術研究,發表論文32篇,專利18件,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5),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7),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12),中國國際”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銀獎、銅獎(各1項),四川省金獎(2項),主持國家級項目3項,省部級及橫向10余項,累計經費超1000萬元。
錦界選煤廠高灰細泥處理工藝改造實踐,方治民,國能鄂爾多斯市工程設計有限公司,一.國能鄂爾多斯市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簡介;二.神東煤炭集團錦界選煤廠簡介;三.煤泥水處理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四. 煤泥水處理工藝改造方案。
卜珩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材料學院博士。主要從事熱塑性復合材料焊接與再制造等相關研究,在《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等期刊發表SCI論文5篇,申請發明專利5項,參加173、裝備發展部領域基金重點項目、國自然等多項國家級項目。
主要業績: 1、在電化學復合材料方面取得一些原創性的工作,包括核殼結構、有機無機復合電解質等方面,于2014年獲得國家杰青青年基金。 2、在世界上首次掌握鋰離子電池第三代凝膠隔膜的批量生產技術,并成功實現產業化;顛覆性地發明了鋰離子電池第四代無孔隔膜,并成功實現了成果轉化。獲得Albert Nelson Marquis終身成就獎。 3、在國內外重新領引和掀起了水溶液電池的研究和開發熱潮,發明了系列高電壓的水溶液儲能化學體系。2021年獲得有關皇家化學會會士。
史昆 漢族,中共黨員,研究員,沈陽市高層次人才,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青年科技人才,現任中國機械總院集團沈陽鑄造研究所有限公司鈦合金技術產業部科研室主任,從事鈦合金研究17年,主要從事高性能鑄造合金及其先進成形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研究,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遼寧省重點研發計劃等重要科研項目30余項,獲科技獎勵20余項,發表論文20余篇,授權專利15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3項,出版專著1部。
擔任太原理工大學宗復學院副院長,山西省鑄造學會、山西省增材制造學會常務理事,《JMA》、《CC》等期刊青年編委。長期從事先進鎂基材料組織設計和應用、生物醫用鎂基材料以及鎂空氣電池等相關研究。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5余項,相關成果獲山西省科技進步獎2項、河北省科技進步獎1項。
研究解決金屬硅低溫冶煉技術,解決金屬硅容易被氧化的問題,并對硅材料中的雜質進行處理。
河北科技大學,馬靜,陰極電位對B+f 雙相x80管線鋼沿海土壤腐蝕的影響,適當的陰極電位可以保護B+F X80管線鋼免受海岸土壤溶液腐蝕。 最佳陰極保護電位約為-900mV vs. SCE??捎行Ы档凸芫€鋼的陽極溶解。SSRT的強度和延性指標均高于無外加電位時,斷口表現出多韌窩的延性斷裂特征。 較負的外加電位(-1150mV)下,氫原子聚集在晶界處,氫致裂紋在鐵素體區形成圓形或橢圓形凹坑,SCC最為敏感。
報告人目前博士就讀于蘇州大學,師從張海教授,主要從事新型高綜合性能鋁合金的開發及應用,重點進行鑄造鋁合金強韌及服役性能機理研究。目前在Corrosion Science,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Journal of Materials Reaserch and Technology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