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基于微納壓入技術(Nanoindentation)與表面輪廓掃描原理,采用高精度壓頭(如金剛石錐形或球形壓頭)以極小載荷(1mN~500mN)垂直壓入金屬氧化層表面,通過力-位移傳感器實時記錄壓入過程中的載荷與深度變化,生成載荷-壓深曲線(P-h曲線)。結合儀器內置的彈性模量與硬度計算模型,自動分析氧化層的硬度(HV或GPa)及彈性模量(E),同時可掃描表面形貌,生成三維硬度分布圖。
應用范圍:
航空航天:評估發動機葉片、渦輪盤等高溫合金氧化層硬度及抗剝落性能。
汽車制造:檢測發動機缸體、排氣閥等部件表面氧化涂層的耐磨性與結合強度。
能源裝備:分析鍋爐管道、核電設備等金屬氧化層的抗腐蝕硬度與長期服役穩定性。
科研領域:研究金屬氧化過程、熱處理工藝對表面硬度的影響機制。
產品技術參數:
載荷范圍:1mN~500mN,分辨率0.1mN
壓深分辨率:≤0.1nm
硬度測量范圍:0.1GPa~50GPa(維氏硬度HV0.01~HV3000等效值)
表面掃描精度:XY軸分辨率≤0.5μm,Z軸分辨率≤0.1nm
測試模式:單點測試、連續掃描、硬度梯度分析
數據接口:USB3.0、WiFi,支持PC端軟件實時分析與報告生成
主機尺寸:約400×300×500mm,重量≤25kg
產品特點:
非破壞性測試:無需制備樣品,直接測量氧化層硬度,保留原始表面狀態。
微納級精度:納米級壓深分辨率與高靈敏度傳感器,可檢測超薄氧化層(厚度≥50nm)。
三維硬度成像:結合表面輪廓掃描功能,生成硬度分布云圖,直觀呈現硬度梯度變化。
多參數分析:同步輸出硬度、彈性模量、蠕變等力學性能,支持多材料數據庫對比。
便攜設計:緊湊型結構與無線傳輸功能,適配實驗室與現場檢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