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硫酸和硝酸,以鹽酸浸出堿溶氧化物得到的疏水二氧化硅氣凝膠密度更低,孔隙率更大。 當鹽酸濃度為3mol/L時,水解縮合反應速率較快,形成凝膠所需時間較短,形成完整的三維網狀結構。
?專家簡介: 學習經歷:1990年9月至1993年6月,就讀于湖南大學化工系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 從業經歷:1993年6月至2012年6月,任職于新化縣馳鑫耐火材料廠。 2012年至今,任職于湖南馳鑫特種隔熱材料有限公司,專注于鋁電解槽內襯用新型防滲保溫材料的研發。
在相同測試條件下對電池進行擱置、化成、分容、循環,上圖為不同SBR的扣式電池容量-電壓曲線,從圖中可知,目前(循環50圈)日本某SBR與改性SBR容量保持率較好,市面某SBR呈現衰減趨勢。
王曉磊,就職于沈陽工業大學;《遼寧化工》青年編委;研究方向電磁功能材料,磁性材料;遼寧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沈陽市高層次人才拔尖人才,沈陽市優秀研究生導師。發表 SCI 期刊 30 余篇,授權發明專利 3 項。
空心微球是由納米顆粒組成的、尺寸在納米到微米范圍、具有中空腔體的多尺度多層次納米結構,與相應塊狀材料相比,他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較小的密度以及特殊的力學、光、電等物理性質及應用價值。二氧化硅空心微球是空心微球發展的重點,其主要優勢二氧化硅空心微球作為一種新型無機材料,其粒度分布范圍窄、分散性好、穩定性好、熔點高、比表面積大等特點,具有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1.緒論;2.位錯與非均勻結構協同調控力學性能;3.納米析出相與位錯協同調控力學性能;4.雙析出相與位錯協同調控力學性能;5.結論
王江,博士 / 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稀土功能材料的相結構、相平衡、熱 / 動力學以及微觀組織結構與性能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西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項目等 10 余項課題,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973 項目、廣西創新驅動重大項目、廣西創新研究團隊項目等多項課題。發表學術論文 200 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 10 余件。
本研究以四種不同Fe含量的廢料AA6063鋁合金型材剪切制成的回收碎塊為原料,采用熱機械固結工藝制成高致密度的合金棒材樣品,研究了擠壓比對T6熱處理前后棒材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得到以下結論: (1) 在擠壓態下,隨著擠壓比由9:1提高至25:1,動態再結晶程度增加,同時碎塊界面對晶粒生長起阻擋作用,微觀組織由細小的再結晶等軸晶粒組成,同時觀察到高Fe含量(0.54 wt.%)區域的再結晶晶粒明顯比低Fe含量(0.14 wt.%)區域的晶粒更加細小,這是由于在這些區域具有明顯更高數量密度的富Fe相顆粒,可以更有效地釘扎再結晶晶粒的晶界
羅銳,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2023 級博士,博士期間主要從事高性能碳氣凝膠復合材料制備及性能研究。
技術的實施可帶來的直接社會效益及解決的選廠工程問題如下: (1)細粒物料粒度上限能嚴格控制在0.5mm甚至更小,其中不夾雜粗粒,避免了粗粒精煤混入浮選尾煤而產生的“跑粗”現象。 (2)粗粒物料粒度下限能嚴格控制在0.5mm甚至稍高些,粗粒物料中不含有高灰細泥,為粗煤泥分選作業提供更窄粒度級別的入料,消除了細粒物料對干擾床分選作業的干擾,有利于粗煤泥實現按密度進行分選,避免了因高灰細泥混入后續的分選設備影響分選后精煤質量,導致的重選精煤的“背灰”。
李名澤,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副研究員。2019 年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0 年和 2022 年分別擔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和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拓撲絕緣體的電磁輸運和光電特性的調控研究,以及稀土基磁性拓撲半金屬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