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企業;2.技術方案;3.性能標準;4.經濟效益
廖擎瑋,天津大學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本碩博畢業,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哈佛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敏感材料及傳感器、功能陶瓷、納米材料、碳基電磁功能材料、高溫傳感器、主動減振技術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軍科委預研、北京市教委課題、橫向合作等項目 10 余項。在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 5 -2024先進陶瓷材料制備加工與應用交流會 論文集Nano-Micro Letters , Scripta Materialia 等期刊發表 70 余篇學術論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 20 余項。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青年編委。
本研究制備了含稀土氧化物(CeO2)的固體聚合物電解質導電材料。當材料中CeO2含量為8wt.%時,材料的結晶度大大降低,材料內部的無定形區域增加,有效地促進了離子傳輸,提高了離子電導率,增加了鍵合過程的峰值電流,提高了鍵合效率。 (PEG)10LiClO4-8%wt.CeO2和鋁箔的鍵合界面清晰,無氣孔或缺陷,鍵合界面抗拉強度達到8.32MPa,拉伸斷裂發生在鍵合母材處。因此,本研究制備的固體聚合物電解質具有良好的鍵合性能,陽極鍵合后可形成理想的鍵合界面。
陳常連,武漢工程大學教授,長期從事高性能碳化硅陶瓷膜的技術研發工作。先后承擔并完成了湖北省技術創新專項重大項目“超濾/納濾膜用碳化硅粉體的制備、表征及其原位成膜工藝,完成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一項,承擔 2020 湖北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高性能柴油車排氣后處理系統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工作任務多項;
1.有機光電器件柔性封裝;2.改性工藝與局限性;3.陽極氧化改性工藝探究;4.化學改性工藝;5.致謝。
遲軍堂,自1985年沈陽黃金學院畢業參加工作以來,先后從事黃金冶煉、銅冶煉、鉛冶煉等工作,有豐富的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的能力。主要擅長一段焙燒提金銀銅、兩段焙燒提金銀、萃取電積提銅(濕法煉銅)、火法煉銅、火法煉鉛、冶煉煙氣制酸、金銀氰化、金銀精煉、氰化尾礦綜合回收銅鉛鋅硫、選礦等,有著三十九年的一線生產實踐經驗和管理經驗。
錳渣是典型的多重物相共存的膏狀體系?;趯τ诹资嗟恼J識,通過對錳渣中的石膏以及復鹽所形成的介穩結構進行調控與轉化,實現了錳渣的無害化與資源化。 分析了電解錳渣的理化特性,考察H2O2、O3、(NH)4S2O8等氧化劑氧化解耦情況進行了考察,對氧化解耦過程的Mn、NH4-N浸出含量、浸出毒性、水溶性鹽等指標進行分析。
于國慶,本科畢業于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就讀于北京科技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廢舊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再生、高性能鋼鐵/鋁用炭素材料研發。在學期間,作為主要參與者完成預焙陽極質量提升的關鍵技術開發應用及廢焦油高值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開發項目。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2篇。
1.高效混合捕收劑對低階煤和氧化煤具有卓越的捕收性能,但一次浮選通常難以同時獲得完美的指標,需要配合浮選工藝來實現理想的分選目標。 2. 從捕收劑油滴在煤表面黏附的模擬中,發現了水分子橋接作用機制。這表明在開發捕收劑時,不僅要考慮捕收劑分子與煤的相互作用,同時也必須考慮水分子對它們相互作用的影響。
肖輝勇,2010年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湖南柿竹園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工作,先后在柿竹園多金屬采礦場、公司辦、技術中心工作,2016年獲得中級職稱。參加工作以來參加大大小小的工程項目已有十多個,有電氣類的、有非電氣類的,小到作業現場的小改小革,大到參與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課題(課題編號2015BAB14B02)“柿竹園鎢錫多金屬資源高校開發關鍵技術研究”
河北華清自成立之初就一直專注環境科學發展和土壤修復領域, 在建設用地土壤修復、農田改良修復、礦山修復、地下水修復擁有10余年項目經驗。
(1) 某企業赤泥氧化鈉含量3.78%,化合堿主要以鈉硅渣形態存在,是深度脫堿需破解的重點和難點。 (2)采用水力學模擬方法,優化選用上排式中氣室圓盤型微孔陶瓷布氣裝置,建立了赤泥二氧化硫煙氣脫堿的主體實驗裝置。 (3)熱力學分析表明,在298K、二氧化硫分壓為50 kPa時,鈉硅渣與二氧化硫反應的ΔrG為-78.87 kJ/mol,以鈉硅渣形式存在的化合堿在水溶液中可能會與二氧化硫自發進行化學反應,從而脫除了固相赤泥中堿;在298K~423K范圍,升高溫度不利于脫堿反應的發生;在323K下,當二氧化硫分壓在50 kPa~400 kPa范圍內變化,增加二氧化
?馮宗玉,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稀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國稀土學會第七屆理事會常務理事、中國稀土學會稀土化學和濕法冶金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稀有金屬冶金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等。
一、長沙院爐窯部室簡介 二、富氧側吹爐技術研究概況 三、富氧側吹爐在銅方面的應用 四、富氧側吹爐在鉛方面的應用 五、富氧側吹爐在重金屬固廢方面的應用 六、富氧側吹爐的發展展望
劉超,博士,東華理工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擔任全國研究生教育評估監測專家。 累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1項,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項,核資源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2項,廣東省放射性與三稀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和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項目、企業委托項目等科研項目10余項。 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0余篇,以第一發明人申請發明專利5件。指導學生參加“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比賽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項3項。
遼寧鞍山長期大量高價各種廢舊冶煉設備,冶煉爐的高價回收,歡迎有意者來電咨詢!
2023年,加拿大遭遇史無前例的森林火災。據專家估算,截至目前,此次林火排放的甲烷和氧化亞氮的溫室效應約相當于1.1億噸的二氧化碳當量,加上直接排放的10億噸二氧化碳,加拿大林火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當于11.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已超過日本2021年全年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崔文權,華北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北省環境光電催化材料重點實驗室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一層次人選,省先進工作者,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省優秀留學回國人員。 2001年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工學博士學位;分別在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及清華大學化學系做訪問學者研究。 在煤化工及能源與環境催化領域開展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杰青項目各1項。
鈦是一種重要且有著廣泛用途的重要結構金屬,鈦合金因具有強度高、耐蝕性好、耐熱性高等特點而被廣泛用于各個領域。世界上許多國家都認識到鈦合金材料的重要性,迄今為止研發出高溫鈦合金結構鈦合金耐蝕鈦合金以及高強鈦合金,在制作飛機發動機壓氣機部件,火箭、導彈和高速飛機的結構件等重要領域會著廣大的作用。
煅燒是α-氧化鋁生產的重要工序,目的是使氫氧化鋁或氧化鋁等原料通過高溫加熱由γ等過渡相轉化為α相,從而生產出各種物理化學性能指標的α-氧化鋁。 煅燒工藝影響和決定α-氧化鋁的: 1、化學成分:K2O、Na2O、SiO2、Fe2O3、α-相含量; 2、物理性能:真比重、比表面積、研磨性能; 3、晶體形貌及大??; 4、下游用戶的使用性能:吸油率、吸水率、坯體密度、成瓷溫度、瓷件密度、電性能、機械強度等。
張瑤,碩士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在日本工作5年后,加入魏橋(蘇州)輕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先后主持/參與鋁液的雜質降低與品質安定研究,6XXX系合金停放效應的抑制等多項研發項目,申報日本國家發明專利4項,在職期間獲研究所所長賞,年度先進個人等獎項。
采用從頭算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研究工業硅吹氧精煉過程的反應機理,發現Si超胞摻O對Ca和Al有極強的相互作用,它們分別形成了Ca-O鍵和Al-O鍵,而B-O之間隨溫度升高也有較強相互作用,但是Fe-O、P-O 之間的相互作用較弱。 動力學模擬前后的結果表明,雖然Si超胞摻O對P的直接去除效果很差,但是后期生成了P-P鍵,表明P在精煉過程中會以P2的形式去除。
于之剛,上海大學材料學院副研究員,師從中國科學院周國治院士,上海市“東方英才項目”入選者,同時擔任浙江唯象材料科技有限公司CEO,致力于研發國產合金材料設計軟件Mat.Design,項目先后獲得“海聚英才”全球全新創業大賽優勝獎(全球Top30),并入選寧波市“甬江引才”高端創業團隊。
中國精細氧化鋁現狀與發展方向,王建立,中鋁鄭州有色金屬研究院有限公司,精細氧化鋁多變的晶體結構和多樣化的物理化學性質,應用領域廣泛,對新興戰略產業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我國精細氧化鋁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在電子材料精細拋光、汽車尾氣凈化、LED新光源生產等高端領域應用量較少或依賴進口。高純氧化鋁、納米氧化鋁、氮化鋁、高純氧化鋁研磨微珠等高端產品的生產和應用技術由國外公司壟斷,需加快技術和產品開發,解決“卡勃子”關鍵材料國產化問題。
楊晨輝副教授,2019年獲得西安交通大學工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MXene基復合材料的制備與超電/電池、電催化制氫應用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陜西省重點研發項目等10項。作為第一/通訊作者,在AEnM、AFM、Small等期刊發表論文19篇(累計47篇),ESI論文5篇,被引次數4241余次,h因子:31。國家授權發明專利6項,學術著作1部。
東北大學,趙冰,女,博士、特聘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近年來從事赤泥、銅冶煉渣、污泥、氰化尾渣等大宗工業固廢、危廢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與處置方面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課題1項,鞍鋼集團、山東黃金等企業委托技術開發服務項目4項,累計科研合同總額269.8萬元。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第一作者累計影響因子63.82;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項。
1.增碳劑產品缺乏更先進的脫硫脫氮技術; 2.硅化石墨研發方面缺乏國內外最前沿的第一手資料; 3.尚未找到最合適的粘結劑來代替煤瀝青,從而解決廢棄炭素邊角料回收再造粒問題。
氫氧化鎳檢驗檢測要點分析,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檢測中心,任利華,1.樣品經過制樣測定水分后,為了減少水分對粗氫氧化鎳樣品的影響,應立即裝袋密封。2.粗氫氧化鎳樣品在開展分析之前,為了保證分析結果的可靠性,建議將樣品放置烘箱中間部位進行烘干,烘完的分析試樣在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后應立即稱取試料開展檢測。3.采用重量法分析鎳之前,為了保證最終結果的準確性,必須對玻璃砂芯坩堝進行品質檢查,采用同一臺天平且在托盤中心位置進行稱重。
張可人,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獲材料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TiAl合金、可溶鋁合金的組織性能調控及基于第一性原理計算的材料結構預測等研究。曾主持或參與多項省部級項目,獲西安市科協青年人才托舉計劃1項。先后發表SCI論文2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3項,出版專著1部。
低價出售二手物料提升機,九成新200提升機一臺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朱圣龍,納米晶抗高溫氧化涂層成分設計方法,調節納米晶涂層中抗氧化元素和輔助元素含量及相結構,可在不損害涂層-基體匹配性基礎上,顯著降低涂層-基體互擴散、氧化速率和涂層退化速率,抑制納米晶粒長大,調控成分與相,有益于提高涂層抗氧化性能,將這兩方面工作結合起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王旭,魏橋(蘇州)輕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材料研發專家,主要從事高強7XXX系鋁合金開發及應用,6XXX系鋁合金產品設計,擠壓、鍛造、環扎等材料成型過程仿真模擬,模具設計與優化等領域。
河北科技大學,祝海濤,Na2WO4含量對鎂合金微弧氧化膜層顏色及耐蝕性的影響,一、 微弧氧化技術研究背景;二、 na2WO4對膜層顏色、厚度、電壓的影響;三、 Na2WO4對膜層形貌及物相組成的影響;四、 Na2WO4對膜層耐腐蝕性能的影響
王東濤,蘇州大學高性能金屬結構材料研究院 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蘇州大學優秀青年學者。研究方向包括:高性能鋁合金材料設計,鋁合金強韌/服役性能機理研究等。近五年,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企業橫向課題等研發項目7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高水平SCI論文3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5項,授權20項。擔任多個SCI期刊審稿人。
長沙理工大學,陳維,多元鈦合金的高溫氧化機制研究,多組元Ti-5Al-5Mo-5V-1Cr-1Fe高溫氧化過程:氧化層裂紋形成與氧原子持續占位有關。
汪明亮,長期從事鋁合金和鋁基復合材料的設計,制備及應用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發表論文90余篇,引用2200余次(H因子25),制定國家標準1項,申請/授權國家專利30余項,擔任《中國有色金屬學報》中、英文版,《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青年編委,曾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國有色金屬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發明)等。
光熱效應下微污染物的催化氧化,楊浪,福州大學紫金地質與礦業學院,1、采用簡單的超聲方法制備了磁性可分離的rGO-ZnFe2O4復合材料。2、rGO-ZnFe2O4具有較強的UV-vis-NIR光吸收和光熱轉換能力,可以原位加熱活性位點,有效降低Fenton激活勢壘,加速自由基的生成和擴散。3、降解過程生成三種活性基團,?OH>h+>O2??, 光熱效應越強, ?OH貢獻越大。
丁立鵬,南京工業大學,?長期從事鋁合金成分設計及強韌化的表征和控制研究。提出了新的Al-Mg-Si-Cu合金析出序列,并開發出一系列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汽車車身用鋁合金板材及新型熱處理工藝。
閃速熔煉和富氧側吹熔煉煙氣處理工藝的對比分析,胡俊,中國瑞林,《銅冶煉行業規范條件》規定應采用生產效率高、工藝先進、能耗低、環保達標、資源綜合利用效果好、安全可靠的閃速熔煉或富氧強化熔池熔煉等先進工藝(如旋浮銅熔煉、富氧底吹、富氧側吹、富氧頂吹、白銀爐熔煉等工藝),不得采用國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設備和工藝。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輕合金精密成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博導。博士畢業于大阪大學接合科學研究所,上海市浦江人才。 主要從事氫致變色功能薄膜及器件、攪拌摩擦焊接及增材、鎂材料組織性能調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不同鈷礦物的特征以及新礦物四氧化三鈷的發現,雷志蘭,湖南有色金屬研究院,①、相對可浮性較好的或加合適的藥劑處理后可浮性可改善到較好的。如:水鈷礦、鈷孔雀石、含鈷孔雀石、菱鈷礦、硫銅鈷礦等。②、磁選性相對較好的礦物。如銅鈷錳氧化結合物、含鈷褐鐵礦等氧化鐵礦物、四氧化三鈷Guite等。③、鈷白云石。因其可浮性相對較差(比之孔雀石、菱鈷礦等)且可浮性變化較大(富鈷的可能與含鈷孔雀石或菱鈷礦接近,含鈷較低的則與白云石方解石等脈石相近)
電子科技大學在讀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NiTi基形狀記憶合金電弧增材制造與激光加工。以一作或學生一作發表SCI論文3篇,申請發明專利3項(授權1項);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等課題2項。曾獲國家獎學金、優秀學生特等獎學金、四川省優秀大學畢業生等榮譽稱號。
低價處理一臺新高耐1310重錘破碎機,配備動力160千瓦電機,成色免檢
鉛鋅銀多金屬氧化礦石工藝礦物學研究,洪秋陽,廣東省科學院資源利用與稀土開發研究所,鉛、鋅礦物種類多,在礦石中的賦存狀態比較分散,大量的鉛鋅分散于赤鐵礦、褐鐵礦等鐵錳礦物中以及方解石、石英等脈石礦物中,導致礦石中的鉛、鋅回收較難。礦石中含大量呈多孔狀、微晶集合體的氧化鐵礦物(赤鐵礦和褐鐵礦),磨礦過程易產生大量的次生泥,影響有價礦物的分選效果。選礦工藝流程探索試驗結果表明,礦石中鋅不具備可分選性;鉛在硫化礦浮選中有富集,但回收率小于 30%;而在硫化礦浮選中,銅銀取得了較好的回收
曹睿:蘭州理工大學教授、博導;甘肅省拔尖領軍人才,四川省天府學者、甘肅省飛天學者、蘭州理工大學師德標兵?,F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疲勞分會理事等。主要研究領域為焊接性、強韌性、損傷斷裂以及服役行為等。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863課題1項、國家973項目2項、教育部基金1項、省科研項目以及企業合作項目40余項;獲批國家發明專利3件。發表論文300篇,其中SCI檢索論文95篇;發表專著2部。獲甘肅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和三等獎1項、甘肅省高??萍歼M步獎三等獎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