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HM-100采用四棱錐金剛石壓頭(錐角136°)與閉環力控制系統協同工作:試驗時,壓頭以預設載荷(0.01kgf-2kgf可調)垂直壓入被測材料表面,加載過程由高精度力傳感器(分辨率0.0001N)實時監測并反饋至控制系統,確保載荷精度±0.1%;卸載后,內置高分辨率顯微鏡(放大倍率100X-1000X,數值孔徑0.9)自動捕獲壓痕圖像,通過嵌入式AI圖像處理芯片(NVIDIA Jetson AGX Orin)分析壓痕對角線長度(識別精度0.01μm),結合維氏硬度公式(HV=1.8544F/d2,F為載荷,d為對角線平均值)自動計算硬度值;測試全程由PC端軟件(支持Windows/Linux系統)控制,可設置加載速度、保載時間(5-30s可調)等參數,并生成包含載荷-位移曲線、壓痕形貌、硬度值的測試報告,數據可導出為CSV/PDF格式,兼容Origin、Minitab等分析軟件。
應用范圍
覆蓋多行業微觀硬度測試場景:金屬材料(航空航天鋁合金表面處理層硬度、汽車齒輪滲碳層深度、3C電子鈦合金框架硬度)、涂層薄膜(刀具涂層耐磨性、光學鍍膜附著力、醫療器械生物涂層硬度)、復合材料(碳纖維增強樹脂基體界面硬度、陶瓷基復合材料各相硬度)及半導體(硅片表面氧化層硬度、晶圓鍵合層強度)等,尤其適合測試微小區域(如焊縫熱影響區、微電子焊點)、薄層材料(厚度<50μm)或脆性材料(玻璃、陶瓷);支持與金相顯微鏡聯用,實現“硬度測試-金相觀察”一體化分析;可選配高溫試驗臺(最高300℃)與低溫冷卻裝置(最低-40℃),擴展至極端環境下的硬度測試需求。
技術參數
載荷范圍:0.01kgf-2kgf(10gf-2000gf);分辨率:0.0001N;硬度范圍:5HV-3000HV;顯微鏡放大倍率:100X-1000X(連續變焦);壓痕識別精度:0.01μm;重復性:±0.5%;加載速度:0.1-5mm/min;保載時間:5-30s;工作臺行程:X/Y軸25mm×25mm,Z軸15mm;工作溫度:10℃~40℃;工作濕度:20%~80%RH(無冷凝);電源:AC220V±10% 50/60Hz;重量:80kg(主機);防護等級:IP32;兼容標準:ASTM E92、ISO 6507、GB/T 4340。
產品特點
全系列通過德國TüV計量認證,AI壓痕識別算法使測試效率提升3倍,人工干預減少90%;閉環力控制系統與高精度顯微鏡組合實現納米級壓痕測量,重復測量誤差較傳統設備降低75%;模塊化設計支持壓頭、顯微鏡、工作臺快速更換,適配不同測試需求;配備自清潔空氣過濾系統與恒溫控制模塊(溫度波動<0.5℃/h),可有效過濾0.5μm以上顆粒物并維持25℃±1℃測試環境,確保數據穩定性;7英寸觸摸屏集成一鍵測試、自動校準與遠程診斷功能,操作門檻降低80%。HM-100以“微米級精度、秒級響應”的特性,成為材料微觀硬度分析的標桿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