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從含金物料中除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高溫酸洗:向含金物料中加入質量分數≥32 %的濃鹽酸進行酸洗,所述濃鹽酸的體積為物料體積的2-3倍,控制溶液的pH≤0.5,將溶液升溫至≥95 ℃,恒溫攪拌2 h,停止加熱后再繼續攪拌2 h后過濾,得到的濾渣為含金質量分數≥90 %的酸洗金粉,濾液留用;
(2)高溫氧化氯化:向酸洗金粉中加入酸洗金粉重量0.6-0.8倍的氯酸鈉,攪拌均勻后將其投放至反應器內,均勻緩慢地加入質量分數≥32 %的濃鹽酸至金粉完全溶解,升溫至100 ℃濃縮1 h,濃縮過程中加入質量分數為32 %鹽酸20 L,停止加熱后加入質量分數≥98%的濃硫酸,繼續攪拌1 h得氯化液,將氯化液冷卻,降溫至≤20 ℃后經過精密過濾器過濾后,得到含金溶液和氯化渣,將得到的氯化渣返回至步驟(1)的含金物料中;
(3)高溫控電還原:將含金溶液加熱至≥35 ℃,邊攪拌邊向含金溶液中分多次緩慢均勻地加入亞硫酸鈉,控制電位終點到620-640 mV,停止攪拌后靜置0.5-2 h,恒溫過濾得到濾渣為精制金粉,濾液留用;
(4)高溫二次控電還原:將步驟(1)的濾液與步驟(3)的濾液混合,將混合液加熱到≥50℃后,邊攪拌邊向濾液中分多次緩慢、勻速地加入亞硫酸鈉,控制電位終點到≤400 mV,恒溫攪拌6-12 h后,恒溫過濾,濾渣為二次還原粗金粉,返回到步驟(1)中的含金物料中,濾液棄去;
(5)高溫氧化除雜:向步驟(3)的精制金粉中加入48-72 L鹽酸,再向溶液中緩慢加入含0.5 kg的氯酸鈉溶液,溶解后將溶液的溫度升高至≥70 ℃,恒溫攪拌2 h后進行過濾,將得到的金粉用純水洗滌后即可得到4N金粉。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從含金物料中除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金物料中金的質量分數≥30 %。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從含金物料中除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濃鹽酸、氯酸鈉、濃硫酸、亞硫酸鈉為優級純或分析純。
說明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是從含金物料中除銀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我公司金精煉原料是含金溶液通過亞硫酸鈉沉淀獲得,其中含有大量鉍銻砷的水解和還原產物,以及陽極泥分金氯化過濾過程中的跑混物料,導致含金物料成分十分復雜。僅采用氯化
聲明:
“從含金物料中除銀的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