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連鑄是實現我國鋼鐵工業現代化的重點項目之一。因此大力宣傳和普及連鑄技術知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簡要介紹了我國現有的連鑄設備,并著重敘述了國內連鑄設備制造情況,以及對今后連鑄設備制造的設想。 [關鍵詞]連鑄設備 連鑄機生產 連鑄技術 中圖分類號:F8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19-0161-01 隨著鋼鐵冶金技術的不斷發展,就目前鋼鐵形勢而言,我國大多數國有大型鋼鐵企業落后的煉鋼工藝都得到了有效改善,連鑄等生產工序也隨之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統籌全局,做好設備的管理和維護。 在煉鋼的整個工藝過程中,連鑄生產是軋鋼生產的前道工序,也是煉鋼生產中的重要環節。在現代冶金企業中,連鑄生產對煉鋼生產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一般來說,連鑄生產工藝主要包括鋼包→中間包→結晶器→二次冷卻→拉坯矯直→切割→輥道輸送→推鋼機→鑄坯。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連鑄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對于鋼鐵企業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它改變了以往煉鋼車間的生產流程,使車間生產更為自動化和連續化,信息技術也有了廣泛應用,使生產質量大幅提高。另外,隨著連鑄技術的迅速發展,對于冶金行業內的其它行業起到了推動和促進作用,對于企業產品結構調整和組織結構優化發揮了重要作用。 1.我國連鑄技術的發展狀況 連鑄即為連續鑄鋼(英文,Continuous Steel Casting)的簡稱。在鋼鐵廠生產各類鋼鐵產品過程中,使用鋼水凝固成型有兩種方法:傳統的模鑄法和連續鑄鋼法。而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歐美國家出現的連鑄技術是一項把鋼水直接澆注成形的先進技術。與傳統方法相比,連鑄技術具有大幅提高金屬收得率和鑄坯質量,節約能源等顯著優勢。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連鑄這一項生產工藝開始在歐美國家的鋼鐵廠中,這種把液態鋼水經連鑄機直接鑄造成成型鋼鐵制品的工藝相比于傳統的先鑄造再軋制的工藝大大縮短了生產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到了八十年代,連鑄技術作為主導技術逐步完善,并在世界各地主要產鋼國得到大幅應用,到了九十年代初,世界各主要產鋼國已經實現了90%以上的連鑄比。中國則在改革開放后才真正開始了對國外連鑄技術的消化和移植,到九十年代初中國的連鑄比僅為30%。連鑄技術在我國今年來一直作為國家級重點課題項目研究,就近年來發展趨勢看,主要問題存在于高度的自動化有助于生產出無收縮鑄件,但如果液態金屬事先不除盡雜
聲明:
“我國冶金企業連鑄設備的制造與發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