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面總結了干熄焦裝置的運行情況,包括生產情況、生產工藝原理、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干熄焦余熱發電技術、分析了干熄焦工藝不同情況下的節能效果、直接經濟效益、延伸效益和環保效益。
[關鍵詞]干熄焦 余熱發電 節能環保
中圖分類號:TM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3)16-0204-01
一、基本原理和工藝流程
1、干熄焦概念:所謂干熄焦是相對于濕熄焦而言的,干熄焦是采用惰性氣體將紅焦在無氧的環境下降溫冷卻的一種熄焦方法。
2、干熄焦流程:在干熄焦過程中,紅焦從干熄爐的頂部裝入,低溫惰性氣體由循環風機鼓入干熄爐冷卻段紅焦層內,冷卻后的焦炭從干熄爐底部排除,吸收紅焦潛熱后溫度升高的惰性循環氣體從干熄爐環形煙道排出后,進入干熄焦余熱鍋爐進行換熱,鍋爐產生的蒸汽進入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從干熄焦余熱鍋爐冷卻后的低溫惰性氣體進入循環風機重新鼓入干熄爐。
二、干熄焦工藝流程
干熄焦技術是利用冷的惰性氣體(燃燒后的廢氣),在干熄爐中與赤熱紅焦換熱從而冷卻紅焦。吸收了紅焦熱量的惰性氣體將熱量傳給干熄焦鍋爐產生蒸汽,被冷卻的惰性氣體再由循環風機鼓入干熄爐冷卻紅焦。干熄焦鍋爐產生的蒸汽或并入廠內蒸汽管網或送去發電。
由焦爐生產的溫度約為1000℃的赤熱焦炭排出裝入焦罐車中,焦罐經牽引、提升移送至熄槽上部,從加焦口將焦炭放入干熄槽預存室,預存一定時間后下行至熄焦室,并與逆流的惰性循環氣體N2進行熱交換,冷卻后的焦炭經排焦裝置從排焦口排出,再經皮帶轉運至篩焦樓篩焦、儲存,供煉鋼(煉鐵)用。
二者在逆向運動中,焦炭逐漸被冷卻到250℃以下,然后由爐底的卸料裝置排出,同時,惰性氣體(或廢煙氣)被加熱到800℃左右,從干熄爐斜道口經過一次除塵器后進入干熄焦鍋爐,在鍋爐中,水被熱氣流加熱產生蒸汽,同時氣體被冷卻到200℃左右,再經二次除塵由循環風機重新送入干熄爐內循環使用。
三、干熄焦余熱發電技術的意義
21世紀,全球面臨資源能源緊張、環境-生態約束日益嚴峻的時代性命題,因此,焦化廠不僅要進一步發揮為鋼鐵生產提供性能更好的焦炭和更好地開發深加工產品的功能,而且還要高度重視焦化過程中能源轉化功能。從鋼鐵制造流程的整體看,焦化廠的焦化過程實質是根據鐵素物質流這一被加工主體的要求(為高爐冶煉提供優質焦炭),而相應地發生的碳素流能源轉換過程。焦化廠是
聲明:
“冶金企業中的干熄焦余熱發電技術”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