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軋機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滑環(1)和偏心盤(2);所述外滑環(1)的一面設有內沿凸起(1?1)和外沿凸起(1?2),所述外沿凸起(1?2)上至少開有一圈密封槽(13);
所述偏心盤(2)的一面設有與外沿凸起(1?2)相對應的凹槽(12),且該凹槽(12)內至少有一圈密封凸起(16);所述密封凸起(16)與密封槽(13)相配合,且在密封凸起(16)與密封槽(13)之間安裝有第一O型密封圈(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軋機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13)與密封凸起(16)的數量相同,故密封槽(13)與密封凸起(16)一一對應設置,且在每一組配合的密封槽(13)與密封凸起(16)之間均裝有第一O型密封圈(8)。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軋機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內沿凸起(1?1)的內壁面上開有密封圈安裝槽(15),通過在密封圈安裝槽(15)內安裝第三O型密封圈(10),實現外滑環(1)與軋輥軸(6)之間的密封。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軋機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外沿凸起(1?2)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勻設置多個設有槽口(7)。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軋機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偏心盤(2)外壁面上設有密封圈安裝槽(15),在密封圈安裝槽(15)內安裝第二O型密封圈(9)。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軋機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偏心盤(2)的內壁面裝有雙唇密封圈(4)。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軋機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裝配時,外滑環(1)與內滑環(5)相對設置,雙唇密封圈(4)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與外滑環(1)與內滑環(5)緊密接觸。
說明書: 一種軋機密封裝置技術領域[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軋機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軋機密封裝置。背景技術[0002] 在現有技術中,為了防止軋機的冷卻水和氧化鐵皮等雜質不進入稀油站內污染潤滑油,需要工人在檢修時間檢查軋機密封情況,即檢查雙唇密封圈是否磨損變形嚴重,根據
實際磨損情況對其進行更換,但在實際軋制過程中,雙唇密封圈磨損速度較快,使用時間
短,并且由于檢修時間少,不能及時發現雙唇密封圈磨損情況并對其磨損嚴重的進行更換,
導致冷卻水和氧化鐵皮等雜質進入稀油站內
聲明:
“軋機密封裝置”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