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簡介:
結合我國資源和能源特點,在總結前人成果的基礎上,開發了以煤作為熱源和還原劑的二段回轉窯選擇性還原焙燒-氨浸-萃取/反萃生產精制硫酸鎳-氨浸渣磁選回收鐵-尾礦生產水泥新技術體系了,并在青海元石山鎳冶煉廠工業應用,實現尾渣零排放和鎳、鈷、鐵的綜合利用,主要創新點為:①開發了以煤作為熱源和還原劑的選擇性還原焙燒技術,實現低品位鎳鐵礦的經濟利用;②完善了含鎳氨浸液選擇性萃取/反萃生產精制硫酸鎳新技術,實現氨液的循環使用,大幅降低蒸氨處理的溶液量和蒸汽消耗量,產品附加值顯著提升;③創新研制出了大型高效萃取設備和超聲波脫油成套裝置,大幅提高油水分離效率。于2009年建成投產。處理平均含鎳0.7%、鐵25%的褐鐵型/硅鎂型復雜混合礦,取得了鎳、鐵綜合回收率分別>85%、>65%,鐵精礦含鐵>60%,較國外類似工藝能耗降低30%以上,節能減排和經濟社會效果顯著,為我國高海拔、高寒、生態環境脆弱地區資源的經濟開發和生態利用提供了示范。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于2011年10月組織了“鎳鐵礦高效綠色提取關鍵技術與產業化”的專家鑒定,鑒定意見為:首次在工業上以低價值的煤替代高價值的天然氣/煤氣/重油作為熱源和還原劑,實現鎳鐵礦選擇性還原焙燒;首次采用選擇性萃取/反萃技術從低濃度鎳的氨浸液中直接生產精制硫酸鎳產品,蒸氨負荷低、蒸汽消耗量少、產品附加值高,實現氨介質的循環利用和清潔生產;該成果資源綜合利用好、流程短、試劑消耗少、能耗低、創新性強,處理低品位鎳鐵礦的主要技術指標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成果獲得2012年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聲明:
“紅土鎳礦還原焙燒-氨浸綜合回收利用”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