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空系統,經相當長時間抽氣之后,仍然達不到預期的真空度,可能的原因有:抽氣情況不良,即抽氣系統本身的問題。放氣,即真空系統或容器內部存在氣體或氣源。漏氣,即真空系統或被抽容器存在漏孔或縫隙。至于漏氣是檢漏技術所要解決的問題,即準確檢出漏孔并加以修補。常規檢漏內容包括:用適當的方法判斷真空系統中漏氣問題是否存在。確定漏氣率。找出泄漏部位,以便修補堵漏。
漏氣判定
如何判斷真空系統是否存在漏氣,通常采用靜態升壓法,即把容器抽到一定壓強后,關閉閥門將被抽容器與泵隔開,若容器漏氣或材料放氣,容器中的壓強將隨時間而上升。用真空計每隔一定時間計量一次容器中的壓強,可得出壓強/時間曲線。由于容器的漏氣與出氣情況不同,其曲線也不同
1.直線A
壓強不隨時間變化,說明系統即不漏氣,也不放氣。真空度上不去的原因是泵工作不良。
2.直線B
壓強開始上升很快,而后上升速度漸漸減慢而趨于平衡,這說明容器沒有漏氣。真空度上不去的原因主要是放氣的影響。因為放氣速率隨壓強的升高和時間的延長而降低,故曲線漸趨向于平衡。
3.直線C
是一斜率為ΔP/Δt的直線。這說明只有漏氣而沒有放氣。
4.曲線D
開始壓強上升較快,而后漸漸減慢,最后變成斜率為ΔP/Δt的直線。這說明容器即有放氣也有漏氣。曲線D可以認為是B和C的疊加。如果出現曲線C和D的情況,則判定系統有漏氣。
一個真空系統(或容器)要求做到絕對不漏氣是不現實的,也是沒有必要的,所以就要根據真空系統實際應用的具體條件,對漏率指標提出合理的要求,只要漏孔的漏率已足夠小,使得平衡壓強低于真空系統工作所需的壓強,這些漏孔就是允許的。真空系統正常工作所能允許的最大漏氣量,稱最大允許漏率,簡稱允許漏率。此值不僅是設計真空系統的一項主要指標,也是檢漏的依據。
如果已知允許的總氣載,而沒有具體指明究竟有多大,那么,在設計合理的前提下。最大允許漏率Q漏=0.1Q總,不同真空系統所允許的總漏率也不同。
1.動態系統
即邊抽邊工作的真空系統。通常的真空泵、真空設備都屬于這一類。這種系統是利用一定抽速的泵來獲得和維持真空,即使系統存在較大的漏孔也可以達到所要
聲明:
“關于真空檢漏技術的詳細說明”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