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冶金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用于對塊礦進行干燥的裝置。本發明還涉及用于對塊礦進行干燥的方法。
背景技術:
2.目前,入爐塊礦普遍粘度大、含粉高,特別是海外進口塊礦一般水分達6%左右,含粉率高達20%以上。由于水運來料,運輸距離遙遠物流環節多,周轉過程中露天堆存,倒運裝卸增加破損等原因,使得塊礦含粉率甚至高達30%以上。同時塊礦含水的增加造成塊礦表面粘附著大量的粉料,在篩分時振動篩篩板常常被堵塞,起不到篩分效果,致使塊礦表面粘附的粉礦最終進入高爐,影響高爐透氣性,不僅增加了高爐冶煉成本,也影響了高爐爐況的穩定順行。
3.隨著煉鐵高爐操作技術的發展及煉鐵高效經濟生產的要求,高爐塊礦入爐比例愈來愈高。因為塊礦作為優質含鐵原料可直接入爐冶煉,不僅可節省燒結球團造塊工序及能耗,有效降低燒結球團工序對環境產生的污染,而且可充分合理利用國內外鐵礦石資源,從國外進口的塊礦tfe含量均較高,提高入爐比例有利于提高入爐品位,特別是當塊礦市場價格合理時,盡可能增加塊礦入爐可降低煉鐵成本,提高高爐煉鐵技術經濟指標。但由于天然塊礦是“生料”,未經過高溫處理,直接入高爐冶煉時,鐵礦石在高爐中上部受熱過程中由于鐵礦石自身的內應力以及鐵礦石中結晶水和碳酸鹽等的熱分解,以及自然水分的蒸發會導致鐵礦石破碎粉化,使高爐中上部透氣性惡化,這會使高爐的透氣性變差,焦比升高,給高爐的正常運行帶來不利,嚴重時使高爐難以操作,這嚴重限制了天然塊礦鐵礦石在高爐的使用比例。
4.煉鐵的技術進步,使得天然塊礦鐵礦石的使用比例比過去有了提高,但也只是平均在10%以下,這嚴重限制了煉鐵的創造經濟效益的能力。一般的處理塊礦結晶水的方法主要有利用球團環冷機的余熱烘干塊礦、利用球團豎爐烘干塊礦、用燒結機焙燒、利用燒結機環冷余熱烘干塊礦等,但這些方法均存在結晶水脫除不充分、礦石粉化嚴重的問題,長此以往不利于塊礦的利用,造成資源浪費、加劇成本負擔。
技術實現要素:
5.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塊礦干燥裝置及其干燥方法,以解決結晶水脫除不充分、礦石粉化嚴重的問題。
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塊礦干燥裝置,包括:
7.回轉圓筒,所述回轉圓筒傾斜布置,其上端設有進礦口,其下端設有排氣口,并在接近下端的筒壁上設有出礦口;
8.所述回轉圓筒的筒壁具有在圓周方向上分布有進氣孔的氣孔壁,所
聲明:
“塊礦干燥裝置及干燥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