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污泥烘干機
技術原理:
濕熱空氣循環通過熱泵制冷系統,將干燥室內的濕熱空氣降溫至露點以下,使水蒸氣凝結析出,實現空氣脫濕;
潛熱回收利用利用熱泵原理回收凝結潛熱,將脫濕后的空氣加熱至設定溫度(通常40-75℃),形成閉環熱風循環;
多級干燥工藝結合污泥特性,采用“順流-逆流-交流往復”三級干燥技術:
內筒順流烘干快速去除污泥表面水分,降低粘性;
中筒逆流烘干使污泥充分翻轉,均勻受熱;
外筒交流往復烘干通過特制料板與風量調節,實現最終干燥目標。
技術突破點:
能量循環效率通過熱泵技術實現“除濕-加熱”一體化,能量利用率較傳統熱風干燥提升40%以上;
低溫控制精度溫度波動范圍≤±2℃,避免污泥中有機物揮發和臭氣產生;
全封閉設計杜絕廢氣排放,無需額外除臭系統,符合環保要求。
核心優勢:
極致節能表現
能耗對比:傳統設備干燥1kg水需1kW·h電能,而低溫烘干機僅需0.3-0.4kW·h,結合低谷電價模式,綜合能耗可降低60%;
余熱利用拓展:部分機型(如低溫余熱干化機)可接入鍋爐蒸汽、工業廢熱等,進一步降低運行成本。
環保性能卓越
無二次污染:全封閉系統防止臭氣泄漏,冷凝水COD濃度低,處理成本低;
安全防護設計:氧含量<12%、粉塵濃度<60g/m3、顆粒溫度<70℃,消除爆炸隱患;
資源化潛力:干燥后污泥含水率可調至10%-30%,滿足摻燒燃料、建材原料、生物質能源等多場景需求。
經濟回報顯著
投資回收期:以日處理100噸濕污泥項目為例,設備投資約3-5年可通過節能收益回收;
運維成本低:無易損件、無機械磨損,使用壽命長達12年以上;
政策補貼支持:符合國家“無害化、資源化”處置要求,可申請環保專項資金補助。
應用場景:
市政污泥處理
典型案例:某大型污水處理廠采用低溫烘干機,將含水率80%的濕污泥減量至20%,干泥用于焚燒發電,年節約運輸成本超200萬元。
工業污泥資源化
電鍍污泥:干燥后重金屬含量穩定,可回用于電鍍液配制;
化工污泥:含油污泥經低溫干化后,油分回收率達90%以上;
造紙污泥:干泥作為生物質燃料,熱值達3500kcal/kg,替代煤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