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架式方形污泥料倉
滑架式方形污泥料倉技術要求:
1、脫水污泥的的存儲倉包括(平臺、鋼結構支架及附件、推泥滑架、滑架液壓驅動包、物位計、滑架液壓控制、卸料用螺旋輸送機、液壓卸料閘門)、液壓管道及上述各單元或設備間聯結和接口以及系統運行所須的附件等組成。
2、料倉的型式應采用鋼制平底結構,儲存的污泥重力卸料和機械卸料相結合下落,在任何情況下(含因含水率變化,倉內結塊),脫水污泥下落或卸料過程中不產生“架橋”的現象。倉內含機械結構,每次停機后螺旋內沒有污泥,開機后螺旋不會過載。
3、活塞式推泥滑架裝置,具有足夠的推力和強度,以往復運動的方式強制性地將污泥導入螺旋出料機排出。脫水后污泥在倉體內為錐形結構,料倉的理論容積大于額定儲泥容量的10%。倉內含分料裝置,增大料倉的容積。
4、儲存污泥的含水率70-80%,容積:56m3,單套螺旋卸料能力:>30m3/h,倉底厚度:14mm,倉壁厚度:10mm(含加強筋結構),倉頂厚度:10mm(含支撐結構,部分設置活動蓋板,便于清空)。
5、料倉需設有檢修用人孔,方便維修保養;焊接采用二氧化碳保護焊,焊縫為V形坡口、雙面成形,焊縫強度高于本體強度;料倉底部螺旋出料機的螺旋體采用錳合金鋼制作,螺旋體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性;料倉卸料口設有液壓卸料閘閥,減輕工人勞動強度,并可保護環境。
6、整個料斗支承于鋼結構支架上,料斗底至地坪的高度(根據污泥運輸車高度確定)能讓污泥螺桿泵送至干燥機等后續設備及維修。
7、料倉破拱滑架等采用液壓驅動方式,液壓裝置及管路系統的設計制造符合標準。
8、制造料倉的所有材料應適用于污水廠腐蝕環境,低碳鋼部分應符合標準。
9、料倉內部:1層不小于40m(干厚度,以下同)防銹底漆1度、2層不小于160m環氧樹脂類涂層。料倉外部:1層不小于40m(干厚度,以下同)防銹底漆1度、3層不小于80m環氧漆涂層。
10、 鋼結構件的設計和制造按標準的規定執行。
技術優勢:
防架橋設計
滑架往返運動破壞污泥形成的拱橋,確保物料均勻排出,避免傳統料倉因含水率變化導致的堵塞問題。
連續穩定輸出
散裝物料按“先進先出”原則排出,輸出料流連續穩定,滿足后續處理設備(如污泥泵、干燥機)的進料需求。
低能耗與高可靠性
液壓驅動系統能耗低,滑架采用ST52鋼或高強度合金鋼,耐磨性強,使用壽命長。
密封裝置防止污泥進入機械部件,減少故障率;液壓回路壓力監測和跳閘保護功能提升安全性。
適應性強
可儲存含水率60%-80%的污泥,甚至粉狀物料,應用范圍覆蓋市政污泥、工業廢料(如脫硫石膏、濕粘土)等。
模塊化設計
料倉體積和形狀可定制,支持多組滑架并聯運行,滿足大規模儲存需求。
應用場景:
市政污水處理
作為脫水污泥的臨時儲存設施,與卡車運輸系統銜接,實現污泥外運處置。
工業領域
儲存煉鋼污泥、造紙污泥、煤泥等工業廢料,為后續資源化利用(如制磚、燃料)提供穩定原料供應。
環保工程
與污泥深度脫水設備(如高壓帶式壓濾機)配合,形成完整的污泥處理鏈條,提升處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