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三通模具的制造方法,該三通模具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燒結而成:氧化鋁200?230份,鋰0.2?0.5份,鈹0.8?1.2份,氧化鎂18?24份,硫酸銅6?10份,瓷石砂30?35份,鈷土礦砂10?15份,脫水氯化鋅0.3?0.5份。本發明的三通模具的制造方法以金屬氧化物與非金屬礦砂為主要原料制成三通模具,模具整體結構致密,高溫燒結過程讓模具內部應力更均勻,讓模具的熱膨脹影響達到最小,從而大大提高了三通模具的整體穩定性,延長了模具的使用壽命,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強度懸式絕緣子頭部釉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絕緣子制備技術領域。該懸式絕緣子頭部釉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氧化鋁20~40份,高嶺土8~10份,膨潤土3~6份、鋁礦尾礦10~15份,白剛玉3~8份,鉀長石5~7份,氮化硅1~4份,氧化鋅2~5份,氧化鎂1~2份,氧化鋯1~2份。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通過釉料配方的優化,使得釉面光滑平整,不易產生裂紋,從而確保了釉面質量,能提高懸式絕緣子的機械強度和電氣性能。由于原料中采用了鋁礦尾礦,既保護了環境又利用了資源。
本發明是一種用于橡膠的金剛素炭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每100重量份的含碳量不小于85%的亞石墨型煤礦中,加入下述4種界面改性劑中的一種或多種:重量份不高于20的鈦酸酯偶聯劑;重量份不高于20的硅烷偶聯劑;重量份不高于20的鋁酸酯偶聯劑;重量份不高于20的酸酐化聚合物。本發明還公開了金剛素炭黑的制備方法。本發明以含碳量不小于85%的亞石墨型煤礦為原料,通過界面改性,可以得取替代炭黑用于橡膠制品的金剛素炭黑,可顯著提高橡膠制品性價比。本發明的金剛素炭黑的技術指標非常接近炭黑,可完全或部分替代炭黑用作橡膠補強填充劑。本發明制備方法簡單,可操作性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燒殘防爆裂冶金球團用粘結劑,屬于冶金原料與預處理技術領域。本發明緩沖液中的磷酸鹽可對魚鰾漿液進行滲透,在高溫處理后,增強粘結效果。碳酸氫鈣受熱產生碳酸鈣及二氧化碳,在體系受熱過程中產生的氣體可將部分微小的灰分帶出,減少高溫處理時導致的灼燒殘留,穩定內外壓強,使得內部傳熱及氣壓不均勻,導致爆裂的現象,提高爐鐵礦石的品位,并提高球團礦的冶金性能。引入腐植酸成分而帶入的脂環、芳環,可提高其耐高溫性及粘性,可進一步提高使用效果。本發明解決了目前常用冶金球團用粘結劑的燒殘率高,在高溫條件作用時會發生爆裂,影響入爐鐵礦石的品位,且生產的球團礦的冶金性能較差的問題。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陶瓷蓄熱基體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蓄熱材料制備領域。該方法將多種礦土原料共混,經菜汁發酵,微生物改性后制坯,燒結后負載光合細菌,凍干即得蓄熱基體材料。本發明通過多種礦土共混彌補單一陶瓷基材料抗熱震性差的缺陷,經菜汁微生物對礦土表面改性和碳酸鈣共同拓寬其孔徑,增加礦土負載量,再通過添加納米二氧化鈦制坯燒結后,負載光合細菌通過阿拉伯膠包覆來提高基體材料的光能利用率,又解決了傳統陶瓷基蓄熱材料孔隙率低導致負載量少并且光能利用率低,使其蓄熱供能效率偏低的問題,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一種制備鈮鎂酸鉛鈦酸鉛弛豫鐵電陶瓷的方法,屬于功能陶瓷材料制備技術領域。本發明以氧化鉛、五氧化二鈮、硝酸鎂、二氧化鈦等為原料,通過反應燒結法、不經過煅燒、預燒等工藝,直接燒結制備鈮鎂酸鉛鈦酸鉛弛豫鐵電陶瓷。本發明利用同質量、同組成的原料混合物作為焙燒粉提供鉛源、在密封的氧化鋁坩堝中采用平行疊片式陶瓷毛坯堆放方式四周覆蓋焙燒粉,在880-1270℃直接燒結制備鈮鎂酸鉛鈦酸鉛陶瓷。通過反應燒結法能制備純鈣鈦礦結構、具有較高的致密度,電學性能與鈮鐵礦預合成法制備的陶瓷相當的陶瓷制品。本發明工藝簡單、節約能源,通過優化工藝參數、利用反應燒結法有望制備高性能的弛豫鐵電陶瓷,在電子陶瓷工業有望獲得廣泛的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應用于石英玻璃原料-高純石英砂生產中的提純方法,該方法通過對天然石英中羥基和氣液包裹體的高效清除,實現普通脈石英生產石英玻璃原料——高純石英砂,達到對石英玻璃制品中關鍵質量指標氣泡氣線的有效控制,打破現有工藝技術對礦石質量的高度依賴性,將脈石英資源在石英玻璃工業中的可利用率從5%左右提高到80%以上,用普通脈石英礦石生產的高純石英砂SiO2含量達到99.99%以上,十三種金屬元素雜質總量25-30ppm以下。
一種RG系列水泥基灌漿料料漿組分抗分離性的改善方法,通過原有RG系列水泥基灌漿料配合料中引入增稠劑和細小球形礦物摻合料來實現抗分離性的改善。增粘劑可以是羥乙基纖維素,或甲基羥乙基纖維素,或乙基羥乙基纖維素,或甲基羥丙基纖維素。礦物摻合料可以是?;郀t礦渣,或干排粉煤灰,或磨細天燃石灰石粉。本發明無需改變原先RG水泥基灌漿料的基本配合比,只需將其中的礦物摻合料經過適當的顆粒形狀球形化和顆粒微細化處理,同時摻加適量增稠劑之后,即可顯著改善RG灌漿料的抗分離性。采用改性后的RG系列灌漿料可以在平穩條件下輕松完成灌漿,而且也可以在一些苛刻的條件下或特殊的環境中完成優質的灌漿作業。
本發明涉及一種清水濁水分離工藝,所述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礦漿預處理,步驟2:高壓壓濾,步驟3:濾布選型,步驟4:不同給礦壓力下的濾液濁度,步驟5:不同進漿時間的濁度檢測,步驟6:接水槽坡度優化,步驟7:清水濁水分離,步驟8:清水濁水利用,步驟9:清水濁水池沉淀物處理。該技術方案通過濁度連續在線檢測水質,并即時傳遞到后臺控制單元,依據檢測數值實時發出指令,電動閘閥自動開關,分離出清水和濁水,實現不同水質分類合理利用,滿足工業用水標準,利用率100%;分離出的礦泥沉降,通過潛水電泵即時輸送回收,實現礦泥零排放。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固體廢棄物硅酸鹽水泥及其制備方法,屬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它是由熟料、石膏、鋼渣、尾礦、建筑垃圾為原料加化學激發劑制成,所述各原料的質量百分比為:熟料40-60%、石膏5-12%、鋼渣8-15%、尾礦10-25%、建筑垃圾20-45%;所述的化學激發劑的用量為原料總量的0.02-0.08%;所述的鋼渣為除去金屬鐵的鋼渣;尾礦為開采礦產之后余下的廢物;建筑垃圾為除去金屬和其它雜物后的建筑垃圾磚或砼板塊。廣泛適用于混凝土和水泥制品。緩解日益匱乏燒制熟料的資源,降低水泥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消減大氣層嚴重的霧霾。節約替代原生資源,有利于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和減少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生產過程中不產生對環境的進一步污染。
本發明涉及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及其制備方法。該電池系統的電解質材料采用氧離子導體氧化物,陽極為金屬-陶瓷復合陽極,其中的陶瓷材料為質子導體氧化物,或者為質子導體氧化物與氧離子導體氧化物的混合物,陰極材料至少為貴金屬和鈣鈦礦型氧化物中的一種,或者至少為貴金屬和鈣鈦礦型氧化物中的一種與電解質材料的混合物。具有該種構型的電池的操作溫度范圍廣,為300~1000℃,并且同時具備高的功率密度及開路電壓,具有很好的操作穩定性。本發明能夠對燃料電池,特別是中低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本發明涉及提釩尾渣的處理系統及方法。所述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混合裝置、造球裝置、還原裝置、磨礦磁選裝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驟:將提釩尾渣、鈦精礦、碳質還原劑在混合裝置混合,得到混合物料;混合物料在造球裝置中進行造球處理,得到球團;球團在還原爐中進行還原處理,得到金屬化球團;金屬化球團經過磨礦磁選裝置處理,得到金屬鐵粉和鈦渣。本發明通過配入鈦精礦,解決低鈦含量提釩尾渣中鈦元素回收率低的技術難題,回收率可達到98%以上,提供了一種提釩尾渣綜合回收利用的新方法。
本發明涉及四氧化三鈷的生產工藝,該工藝步驟如下:將水鈷礦粉碎后在酸性條件下選擇性浸出鈷等有價金屬,除雜并回收銅、鎳、錳等有價金屬后得到鈷濃度大于100G/L的鈷鹽溶液,將鈷鹽溶液用去離子水稀釋到88~92G/L范圍的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連續性同時加入反應釜中,控制PH=10~11,鼓入壓縮空氣,生成氫氧化鈷懸浮液從反應釜中溢流出來,過濾,用去離子水洗滌,將洗滌好的氫氧化鈷烘干或置于可調節空氣氣氛的煅燒爐中,在400~1300℃溫度下煅燒6~20小時,粉碎分級后獲得四氧化三鈷。本發明的優點:流程短、消耗低,水鈷礦還原性浸出過程中的還原劑是利用了整個工藝過程產生的副產品亞鐵鹽,節省了大量的亞硫酸鈉。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制備青瓦建筑材料的配方及制備方法,屬于建筑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提供的用于制備青瓦建筑材料的配方包括青沙、鋼土、黃泥、尾礦泥和鐵粉,各組分的重量份數分別是:10?15份的青沙、30?35份的鋼土,22?28份的黃泥、22?28份的尾礦泥、4?6份的鐵粉;本發明中具體的制備過程如下:制備漿料——制備粉末——成型燒結冷卻形成青瓦。本發明以尾礦泥為原料,提高了尾礦泥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了固體廢棄物的堆存與排放,有利于環境保護和治理。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簡單易控、成本低,仍沿用現有的工藝成熟的陶瓷生產設備即可,有助于推廣應用,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水青瓦建筑材料的配方及制備方法,屬于建筑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提供的防水青瓦建筑材料的配方包括鋼土、黃泥、尾礦泥、鐵粉、粘性添加劑,各組分的重量份數分別是:35?45份的鋼土,28?35份的黃泥、22?28份的尾礦泥、4?6份的鐵粉、1份的粘性添加劑;本發明中具體的制備過程如下:制備漿料——制備粉末——成型燒結冷卻形成青瓦。本發明以尾礦泥為原料,提高了尾礦泥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了固體廢棄物的堆存與排放,有利于環境保護和治理。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簡單易控、成本低,仍沿用現有的工藝成熟的陶瓷生產設備即可,有助于推廣應用,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保溫砌塊墻體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建筑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利用厭氧消化污泥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在高溫焙燒情況下氧化燃燒,產生大量微孔,使胚體孔隙率提高,通過提高其孔洞率來提升保溫性能,可顯著提高胚體熱工性能,同時采用的高嶺土尾礦中主要礦物成分有石英、高嶺土、黃鐵礦和明礬石,這些成分在燒結過程中能夠與污泥相互反應形成新的礦物,或是形成固熔體、共溶體、混晶,有效包裹泡沫玻璃邊角料形成耐火性能良好的保溫砌塊,既合理處置了污泥,又提升了砌塊的熱工性能,優化資源配置,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一種干掛空心陶瓷板,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組份及各組份占原料總量的質量百分量分別為:鉛鋅尾礦35~50%、頁巖50%~65%。經混合料配置、成型、干燥、切割和燒成后制得,本發明工藝簡單易操作,不僅可以有效大量消納鉛鋅礦選尾礦、緩解環境壓力,節約正日益匱乏的優質陶瓷資源;同時可以降低干掛空心陶瓷板的生產能耗而降低生產成本;還可以因尾礦使用量超30%,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提高產品競爭力。
本發明涉及一種活性煅燒氧化鋁微粉。以工業氧化鋁粉、氫氧化鋁為主料,助磨劑和復合礦化劑為輔料,各物料的質量百分比為:工業氧化鋁粉:氫氧化鋁為主料:助磨劑:復合礦化劑=48-80%:18-50%:0.1-1.5%:0.1-1.0%;所述復合礦化劑為氯化銨和氟化鋁的混合物。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以進口工業氧化鋁粉和氫氧化鋁配料為主原料,加入復合礦化劑(氯化銨和氟化鋁),經新型節能轉化爐(簡稱豎窯)低溫慢燒,從而既降低了產品雜質含量;本發明采用工業氧化鋁和氫氧化鋁配料轉化,成本降低了200元每噸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產品活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吸水青瓦建筑材料的配方及制備方法,屬于建筑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提供的低吸水青瓦建筑材料的配方包括鋼土、黃泥、尾礦泥、鐵粉、粘性添加劑,各組分的重量份數分別是:25?35份的鋼土,25?35份的黃泥、25?28份的尾礦泥、10?12份的鐵粉、2份的粘性添加劑;本發明中具體的制備過程如下:制備漿料——制備粉末——成型燒結冷卻形成青瓦。本發明以尾礦泥為原料,提高了尾礦泥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了固體廢棄物的堆存與排放,有利于環境保護和治理。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簡單易控、成本低,仍沿用現有的工藝成熟的陶瓷生產設備即可,有助于推廣應用,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應用前景。
一種用作制備砂輪的新型高收縮率工程陶瓷結合劑與磨削材料復合的結構及其制備方法,它以粘土、長石、含硼玻璃、膨潤土,水錳礦制成高強度高收縮率工程陶瓷結合劑,再與混合材質磨削料結合,利用硼玻璃的乳濁效應,促使玻璃核化,助融劑膨潤土和水錳礦粉促使制成高強度高收縮率工程陶瓷結構,冷壓高壓成型,在一定的溫度燒成,制得得一種陶瓷結合劑磨鋼球砂輪。與市場產品相比,大幅度提高磨鋼球砂輪的強度和結合度,彈性模數,使用線速度,幾何尺寸穩定,具有高強度,高硬度,組織密度均勻組織密度均勻,在高速磨削條件下,磨削比大,光潔度高,不燒傷工件的新型高效磨鋼球專用磨削砂輪??蓮V泛應用于機械鋼球制造并易于該行業自動化。
本發明涉及氯化鈦渣,特指一種制備氯化鈦渣的方法,屬于冶金領域。本發明以海濱砂礦粉為原料、精煤粉為還原劑和石灰粉為脫硫劑,在完成鈦精礦研磨、稱量、煤粉和石灰粉混合、原料和還原劑裝罐、入隧道窯預還原、將預還原坯塊從還原罐中取出冷卻、破碎、入電弧爐熔化、加石油焦深還原、出渣、出鐵、渣坨冷卻、破碎、除鐵、研磨等一系列工藝環節后獲得成品氯化鈦渣。經檢測:鈦渣中TiO2含量≥85wt%,FeO≤5wt%,Fe≤2wt%,MgO≤0.25wt%,CaO≤0.5wt%,MnO≤0.5wt%,Al2O3≤0.5wt%,Cr2O3≤0.1wt%,S≤0.015wt%,P≤0.03wt%,Si≤0.25wt%,U+Th≤1ppm,是生產TiCl4的優質原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產高純石英砂的制備處理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選礦;(2)粉碎;(3)研磨;(4)一次沖洗;(5)磁選;(6)微波處理;(7)煅燒;(8)水淬;(9)酸洗;(10)二次沖洗。本發明在對石英砂進行磁選后,通過微波對石英砂進行處理,石英砂中的不同組分會被微波加熱到不同的溫度而產生熱效力,使石英砂內部的應力狀況發生改變,礦石上就出現微裂紋,使有用礦物暴露出來并促使石英中的雜質包裹體“開裂”,再經過煅燒、水淬、酸洗,便于對石英砂內部的雜質進行處理,同時也降低了礦石的硬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后續加工提純的難度。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處理鋅浸出渣的系統,包括:混合成型裝置,其具有鋅浸出渣入口、還原劑入口、助熔劑入口和混合球團出口;轉底爐,其內沿著爐底轉動方向依次形成進料區、預熱區、中溫區、高溫區和出料區,進料區設置有混合球團入口,高溫區設置有煙塵出口,出料區設置有金屬化球團出口;水淬裝置,其具有金屬化球團入口和金屬化球團破碎料出口;磨礦磁選單元,其具有金屬化球團破碎料入口、金屬鐵粉出口和磁選尾礦出口;浮選裝置,其具有磁選尾礦入口、水玻璃入口、捕收劑入口、起泡劑入口、銀精礦出口和尾礦出口。該系統可以實現鋅浸出渣中鐵、鉛、鋅和銀元素的綜合回收利用。
本發明公開了處理鋅浸出渣的方法和系統,該方法包括:(1)將鋅浸出渣與還原劑、助熔劑進行混合成型;(2)將混合球團供給至轉底爐的進料區,使得混合球團依次經過轉底爐的預熱區、中溫區和高溫區進行還原,得到的含有氧化鋅和氧化鉛的煙塵從高溫區排出,得到金屬化球團從出料區排出;(3)將金屬化球團進行水淬處理;(4)將金屬化球團破碎料進行兩段磨礦磁選,得到金屬鐵粉和磁選尾礦;(5)將磁選尾礦與水玻璃、捕收劑和起泡劑混合進行浮選,得到銀精礦和尾礦。該方法可以實現鋅浸出渣中鐵、鉛、鋅和銀元素的綜合回收利用,并且所得金屬鐵粉的品位可達90%以上,鐵的回收率可達90%以上,鋅鉛的回收率可達95%以上,銀的回收率可達90%以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強度開采工作面煤矸石覆巖隔離注漿充填綠色開采方法,適用于礦區矸石無害化處理與地表塌陷控制領域的綠色開采領域。收集工作面基本信息,確定基本參數,沿充填工作面推進方向,按照距離x將充填工作面分成n段,將充填工作面走向的分段劃分為若干個周期,當充填工作面開采周期內的最后一段之前,礦井產出的矸石每天進入注漿充填站的臨時矸石倉內暫時儲存,在充填工作面開采至周期內的最后一段時,利用該段上方的地面鉆孔,將煤矸石制成的漿液充填至覆巖關鍵層下的裂隙區域,直至整個充填工作面回采結束。本方法不改變礦井現有的采煤工作面布置方法,實現了礦井采煤過程中煤矸石的均衡無害化處理,實現礦井內不建矸石山的目的。
一種細粒級矸石膏體專用膠結料及制備方法,屬于煤礦膏體充填用膠凝材料及制備方法。該膠結料配料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分別為:礦渣粉?40~80%,粉煤灰5~45%,水泥熟料5~10%,石膏3~5%,石灰2~4%,復合改性劑1~3%。所制備的膠結料可取代普通水泥作為煤礦細粒級矸石膏體充填用膠凝材料,對細粒級矸石有較強的適應性,從根本上解決了與泥質含量大的充填骨料的適應性問題。膠結料的原料來源廣,生產工序簡單,材料生產成本和能耗低。用膠結料配制的細粒級矸石膏體拆模時間短,早、后期強度高,同時膠結料可以極大的處理煤礦堆積廢棄矸石,提高矸石膏體充填開采效率,降低膏體充填開采成本,保持煤礦膏體充填開采的可持續性。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結合型復合保溫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建筑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技術方案采用高爐礦渣為原料,通過高爐礦渣作為非晶態的玻璃體材料,是一種高活性的礦物,在強堿作用條件下,能生成凝相物質,硬化后具有較高強度,通過硬化后形成的礦渣的填充密實作用,由于礦渣的顆粒粒度致密,有效在材料表面形成致密的結合體材料,從無機材料方面,改善保溫材料的保溫性能;且本發明通過將聚丙烯纖維填充至無機/聚合物復合材料的內部,通過聚丙烯纖維穿插在無機材料內部,形成三維網狀的交織結構,通過該結構形成有效分散體系,使其與樹脂材料復合過程中,有效形成界面材料,提高無機物與樹脂材料之間的界面結合性能,改善材料的保溫性能。
本發明提高煤的經濟價值及煤作為降塵材料的制作方法所屬技術領域是應用于應用于國民經濟各行業,煤炭行業,金屬礦與非金屬礦行業,水泥生產行業,有粉塵污染的地方,大氣污染環境治理,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高煤的發熱量與煤的其它經濟價值,如何用煤作為降塵材料,解決該問題的方案是.用某一地區煤吸附產生粉塵的地方,將煤制成納米級材料提高煤的發熱量與煤的其它經濟價值,并進行降塵,改變煤及煤中混合物的化學組成與化學結構,原子組成結構,晶體組成結構,提高煤的發熱量與煤的其它經濟價值,并使煤成為能夠降塵的材料,改變煤礦物的表面性質,提高煤的發熱量與煤的其它經濟價值,降低煤的內在水分,降低煤的灰分,提高煤的揮發分,提高煤中碳原素含量,增強煤的降塵效果。
本發明涉及保溫隔熱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高隔熱防火型硅酸鋁纖維板及其制備方法,經采用廢礦渣復合粘結劑、鐵礦粉作為硅酸鋁纖維板制備的填充粉,且采用粉末形態進行添加利用,極大程度保障填充粉能夠充分分散于硅酸鋁纖維之間,利用廢礦渣復合粘合劑采用硅質資源礦渣和鈣質資源礦渣復合而成,使得在經擠壓成型之后,能夠在硅酸鋁纖維之間形成具有較強粘結性能結構,同時結合原料量比的恰當控制,避免填充粉過多而造成所得硅酸鋁纖維板韌性較差的缺陷,極大程度提高了硅酸鋁纖維板的抗折強度,且利用填充粉添加,實現了對硅酸鋁纖維之間間隙的填充與膠凝成型,提高了防火隔熱效果。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江蘇有色金屬通用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