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火材料使用性能的檢測方法,能夠預測耐火材料的使用效果。該方法的步驟包括:檢測耐火材料抵抗熱應力的能力,采用可控溫的電阻爐,爐門上預留有放置樣品的凹槽;將待測的耐火材料制鑲嵌在兩個金屬爐門上的凹槽內;通過爐外電動升降裝置將兩個插板升起,關閉前后兩個金屬爐門;通過冷熱交替,觀察試樣表面并進行詳細記錄;檢測耐火材料熱傳導性能及燒結梯度,將待測的耐火材料鑲嵌在兩個金屬爐門凹槽內;啟動溫度自動控制儀,開始升溫、恒溫及降溫;將試樣縱向切開,利用X光衍射儀、電子顯微鏡測定距離熱面不同距離處的礦物組成、顯微組織結構。本發明提方法操作簡單,維護方便,有利于大范圍推廣應用。
一種葉片旋轉實驗臺,該試驗臺包括兩葉片風機平臺、配電及控制系統;兩葉片風機平臺包括葉片、輪轂、變槳機構、主軸、齒輪減速機、同步帶傳動系統、扭矩傳感器、推力傳感器、導電滑環和拖動電機,本實驗臺根據實際風機的空氣動力學特性,在不具備實際風場環境下的實驗室也可以模擬出風機的實際工況,給雙葉片風力發電機組的實驗帶來極大的方便;實驗臺葉片通過變槳機構與輪轂連接,變槳機構實現葉片0?90度旋轉,以達到不同工作特性的需要,給實驗人員提供很大的方便。本發明根據不同的風速風向,可以模擬雙葉片風力發電機組的運行,對葉片的性能包括功率,氣動性能,機械性能進行研究。
本發明專利涉及激光熔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無氧化熱處理爐爐輥的激光熔覆金屬材料及制作方法。本發明提供一種無氧化熱處理爐的激光熔覆材料,按照質量百分比如下組成:C:0.03%?0.1%,Si:1.9%?2.8%,Mn:0.3%?0.8%,Cr:12%?15.5%,W:2%?4.5%,Mo:18.5%?25%,Ni:10%?15%,Fe:10.5%?18.8%,Co余量。并將此材料應用到一種無氧化熱處理爐的激光熔覆材料熔覆爐輥的制備工藝中。本發明材料具有較好的抗熱震性,較好的耐磨性,較好的抗結瘤性為性能,良好的穩定性;本發明的工藝解決了爐輥的結瘤問題。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發電人體紅外熱釋感應顯示的變送器裝置,由太陽能電池板、表盤、顯示屏、葉片輪罩、前端密封圈、開關、主殼體、發電機護罩、蓄電池、后蓋密封圈、微型發電機、葉片輪、后蓋、傳感器接頭、風機空心軸、風機軸承、風機線纜、空腔風機座、葉輪舵、微控器、電路板、紅外熱釋傳感器、電源管理模塊、無線通訊模塊、繼電器芯片、螺紋絲堵、傳感器、傳感器密封圈、外接傳感器預留接頭組成,本發明裝置解決了在設備性能參數采集時由于環境及安全因素電源布線難的問題,裝置一體化布局緊湊、體積小、發電成本低、功率相對較大,便于安裝使用,避免了單純太陽能或風力發電的局限性,人體紅外熱釋傳感器感應觸發顯示屏現場直讀數據,同時微功耗電路及無線通訊設計節省了對蓄電池電能消耗,適合工業物聯網應用要求。
一種基于變形程度控制GH4169合金機匣鍛件驗收方法,屬于鍛件制造檢測領域。該方法確定了適用于GH4169合金機匣的晶粒度和布氏硬度技術指標,確定了同一GH4169合金機匣鍛件不同位置的晶粒度及波動差值控制指標,同一GH4169合金機匣鍛件不同位置和同批次不同GH4169合金機匣鍛件之間的布氏硬度波動性差值控制指標,對GH4169低壓機匣鍛件切取試樣后驗收。通過GH4169合金機匣零件的變形程度從而得到GH4169合金機匣鍛件質量情況,并提供了GH4169合金機匣鍛件的冶金質量驗收指標,獲得組織、力學性能及殘余應力分布均勻的GH4169合金機匣鍛件,滿足零件加工過程中尺寸精度及變形程度要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氬弧焊堆焊工藝性能參數的研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材料準備:試驗設備:堆焊機、磨損實驗機,其中,堆焊機采用IGBT模塊鋼筋對接焊機,型號為WS?630,電流調節范圍為0?630A,選擇焊接電流增量為5?25A;磨損實驗機的型號為M?200;試驗材料:焊條為RCoCr?A焊條和SHQ605焊條;焊體:45號鋼。本發明采用氬弧焊方法利用堆焊機對RCoCr?A焊條和SHQ605焊條進行堆焊時,在一定氬氣壓力下優化焊接電流后的工藝參數,可使RCoCr?A焊條耐磨性提高5倍,可使SHQ605焊條的耐磨性提高3.8倍以上,可通過設定氬氣壓力值和焊接電流值,提高堆焊層耐磨性和顯微硬度。
本分明涉及一種機床導軌的激光熔覆修復方法,屬于機床再制造領域。步驟如下:1:對損傷導軌表面進行清洗;2:對損傷導軌表面進行失效形式分析、缺陷檢測;3:對損傷導軌缺陷表面進行預處理,直至露出新材料為止;4:基于步驟1/2/3,優化工藝參數,對損傷導軌表面進行激光熔覆。5:對修復后的導軌進行后處理,進行熱處理從而去除修復后導軌內部熱應力,根據技術指標要求對修復后導軌進行二次加工。6:質量檢測,基于無損檢測技術驗證損傷導軌整體修復過程是否達到使用性能要求。提高機床損傷導軌再制造修復質量,修復效率高,修復面結合強度好,能實現性能更優異的導軌表面涂層制備;工藝簡單,自動化程度高,降低損傷導軌再制造成本。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氣壓壓強和電流對堆焊工藝參數影響的研究方法,在堆焊前去除待焊工件表面的油、銹等污物,母材焊前進行預熱;S3、堆焊方法:采用氬弧堆焊,利用WSE?350交直流脈沖氬弧焊機將SHQ605堆焊在20CrMnTi鋼上,以氬氣為保護氣體進行焊接,保護氣體的流量為20L/min,氬氣壓強的范圍為:8MPa??12MPa,焊接時,焊接電流為30A?110A,焊接電流增量5A,本發明通過采用氬弧焊方法將SHQ605焊條堆焊在20CrMnTi鋼上,對樣件在顯微硬度儀上打硬度,測取硬度值,通過改變不同電流和氬氣壓力,在一定氬氣壓力和一定的焊接電流下可優化耐磨性,可使耐磨性提高3.2倍。
材料表面改性領域中,用計算機控制的等離子體源離子滲氮工藝及設備,包括升溫、保溫、降溫及離子注滲工藝過程和供電系統、供氣系統、抽真空系統與主真空室所構成的設備,特征是采用自加熱式加熱工件,通過計算機自動控制正負脈沖對的重復頻率、各自的占空比與幅值來實現對工件溫度的控制,使之按設定的滲氮溫度曲線變化,優點:簡化設備,降低能耗40%,過程完全自動化,工藝穩定,不打火,不起弧,不引起工件退火,安全可靠,重復性好。
一種圓型陶瓷澆口杯機輪成型的制備方法,其目的是為了滿足當前鑄造業機械化生產對澆口杯強度和耐火度的要求,主要解決現有技術效率低、成本高和產品的品質不夠高的技術問題。該方法是將高鋁類、粘土類原料、分散劑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通過球磨、壓濾,采用機輪成型制備陶瓷澆口杯。上述原料采用煤矸石和球土。上述分散劑采用檸檬酸銨、偏硅酸鈉中的任何一種或兩種。由于采用高品質、低成本的煤矸石和高塑性、高耐火度球土,既保持了耐火材料的高耐火度,又具有較高的強度。所采用的機輪成型,其坯體氣孔率小,機械強度大,變形減少,效率高。本發明所制備的澆口杯表面光滑、不掉渣,抗熱震性好,耐火度可達到1650-1790℃,強度大于20Mpa,品質高于傳統方法制備的澆口杯。
一種飛機氣動元件綜合測試系統,將PLC、比例調節閥和觸摸屏技術融合在一起,實現了機、電、氣的傳動、控制和測試一體化,采用PLC控制的氣動附件綜合測試系統既能產生連續可調的壓力,又能保證輸出壓力和流量的穩定,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及實用性,提高了測試的自動化程度,簡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系統的可靠性。該測試系統設計合理,具有良好的動態品質和穩定性能,滿足了氣動系統高精度控制要求,達到了對氣動比例調壓閥出口壓力進行比例控制的目的。
本發明涉及微米尺度材料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牌號為HR?1的微米尺度不銹鋼膜片及其軟態性能調控方法,解決由于尺寸效應所帶來的微米尺度不銹鋼膜片軟態性能難以穩定控制的問題。首先,控制最后一道次軋制變形量為30~60%,使膜片合金帶材具有較高形變儲能,利于后期的再結晶形核;其次,在1080~1130℃進行保溫時間10~40min的退火處理,促使晶粒均勻長大,在消除加工硬化的同時,控制膜片厚度/平均晶粒尺寸之比在2~5之間,有效降低尺寸效應所帶來的強度增加,進一步保證獲得軟態膜片性能。本發明牌號為HR?1的微米尺度不銹鋼膜片,具有近鏡面光亮表面,厚度45~55μm,屈服強度300~360MPa,抗拉強度600~680MPa,室溫延伸率不低于28%。
一種苯丙純丙成膜納米水性涂料,以苯丙和純丙混合乳液(苯丙:純丙=2:1)作為成膜物質、醇酯?12為成膜助劑,配制了性能優異的水性涂料,確定了水性涂料的配方和制備工藝過程。對水性納米涂料的研制做了初步探索,將預分散的納米粒子漿料在配漆階段加入到普通的水性涂料中分散,添加各種涂料助劑,用共混法制備了水性納米涂料,確定了水性納米涂料的配方和制備工藝。用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FESEM)和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了兩類涂料的表面形貌,通過對比分析表明:采用共混法制備的水性納米涂料涂層細致、均勻,獲得了含有均勻分布納米晶粒的涂層。使得水性納米涂料的貯存穩定性和耐沾污性能得到明顯的改善。
本發明屬于精密鑄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降低鑄造高溫合金試棒中顯微疏松的方法。本發明方法是通過加大試棒澆注過程中鋼水的補縮通道,改進試棒的澆注溫度及散熱方式,降低試棒表面凝固過快,增加澆注系統的補縮效果,實現試棒檢測部位補縮通道暢通,將試棒中部的顯微疏松缺陷完全引入到澆注系統中,并利用過濾系統降低合金液中夾雜物過多引起的顯微疏松。
一種轉子類零件的電子束焊接變形精密控制方法,屬于轉子類零件電子束焊接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電子束焊接結構設計;步驟2:電子束焊接參數的確定;步驟3:電子束焊接工裝設計;步驟4:零件焊前材料狀態調整;步驟5:零件焊接收縮量的確定;步驟6:轉子類零件的電子束焊接。本技術針對轉子類零件的結構特點,從提高零件剛性、剛性固定、減少殘余應力、提高殘余應力分布的均勻性等方面著手,采取相應的工藝措施,實現電子束焊接焊接變形精密控制,相對現有工藝,采用本技術的零件連接質量高、成本低、工藝適應性廣、變形控制效果好。
一種鈦合金薄支板頭類復雜構件的質量提升方法,屬于鈦合金復雜構件制備領域。該方法為:按照復雜構件的材料要求準備鈦合金粉末,粉末粒度≤300μm;將混合后粉末裝入包套中,真空加熱脫氣預處理,脫氣過程中,真空度≥10?2Pa,真空脫氣溫度為500℃~700℃,再于850℃~980℃,施加壓力≥120MPa,保持2h~4h,進行粉末特種工藝成形,對得到一次整體近凈成形的鈦合金薄支板頭類復雜構件進行真空退火熱處理,取樣,檢測,對構件內部質量控制。該方法能實現鈦合金復雜結構件的一次整體近凈成形,研制出尺寸一致性好、組織均勻、內部無缺陷、具有鍛件性能水平的薄支板頭復雜結構構件,提升構件的整體質量的一致性,具有簡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的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醫用口腔耐蝕抗菌鈦合金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鈦合金成分設計;1.1、耐腐蝕性原則;由于口腔中腐蝕成分復雜多變,必須優先考慮專利鈦合金的耐腐蝕性問題;鈦基體本身耐腐蝕主要表現在耐氧化性酸和堿的腐蝕,耐還原性酸不理想;鋯本身耐還原性酸效果優異,鈦中加入較大量(>10%)的鋯可以使鈦合金耐腐蝕性能更全面,更完整;本發明在特點是鈦合金強度高,無鋁和釩元素,填加較大比例的改善鈦合金耐腐蝕性的鋯和微量抗菌元素銀,改善了鈦合金力學性能、耐腐蝕性能和抗菌性能,變成含微量銀的Ti?Zr?Ag系新型鈦合金,大幅度提高了鈦合金力學性能、耐腐蝕性能和抗菌性,改善了鈦合金材料的冷熱加工性能。
一種含Al2O3納米粒子的鎂合金陽極材料,通過在電解液中添加不同濃度的納米Al2O3在鎂合金表面制備包含納米粒子的復合陽極氧化膜,可以進一步提高鎂合金表面的硬度、耐磨性能及耐蝕性能,拓展鎂合金的應用。隨著納米顆粒的加入,增大了溶液電阻,從而使得成膜電壓提高。納米粉末的添加量與復合氧化膜的性能沒有線性相關性。當電解液納米顆粒的濃度為109/L時,可以獲得表面光滑平整、孔徑細小均勻的復合氧化膜,此時復合氧化膜具有最優的耐蝕性和耐磨性能。
一種產品局部異型表面氣密性檢測系統,包括聯接腔、真空系統、電控系統、控制決策運算系統及本體結構;所述聯接腔與被測物體相貼合,工作時,封閉容腔被抽成真空;所述真空系統制造真空環境并測量真空環境的真空度及真空度變化的趨勢、變化速度等;所述電控系統控制真空系統中的真空泵組、電控真空閥門等實現氣密性檢測流程;所述控制決策運算系統將獲得真空系統中真空計信號及信號與時間的關系進行數據處理,判斷產品檢測部位密封性及產品密封部位泄漏狀況與分析造成泄漏的原由,其程序內嵌于電控系統;所述本體結構構成氣密性檢測系統物理結構框架。本發明適合具有一定體積牢固腔體產品的各種局部表面氣密性檢驗的實際工況。
本發明涉及一種礦渣棉用熔渣引流裝置及使用方法,所述裝置包括出渣容器、出渣槽、接渣容器,出渣容器通過出渣導向槽連接在出渣槽的入口端,出渣槽的出口端通過接渣導向槽與接渣容器相連,所述出渣槽內設置加熱器,加熱器與出渣槽中熔渣流動方向平行,加熱器兩端的支撐桿下端通過加熱導線與功率控制器連接,功率控制器連接電源;熔渣通過高爐放渣口進入出渣容器,經出渣導向槽進入出渣槽,在出渣槽內加熱,保持良好的流動性,經接渣導向槽、接渣容器,直接用于礦渣棉生產。本發明使熔渣可流動較長距離而不會凝固,實現了熔渣遠距離輸送,使熔渣直接生產產品的工藝成本明顯降低。
本發明公開一種低成本X80直縫焊管及其制備方法,其化學成分,按重量百分比:C0.039%-0.079%,Si0.16%-0.26%,Mn1.33%-1.83%,P≤0.017%,S≤0.0046%,Cr0.14%-0.24%,Nb0.019%-0.059%,V0.019%-0.039%,Ti?0.0051%-0.028%,Al0.011%-0.057%,Ni?0.13%-0.28%,余量為Fe和微量不可避免的雜質,工藝特點,均熱溫度1120-1220℃,采用兩階段控制軋制,再結晶區軋制溫度950-1200℃;第二階段軋制為非再結晶區軋制,空冷終了溫度650-750℃;層流冷卻速度:5-25℃/s,采用JCO或UO制管,擴徑率e≥t/D,擴徑率最大值2.5%,其效果在于低級別鋼板制備高級別X80直縫埋弧焊管,強度和塑性指標優良,生產成本降低。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檢測橡膠低溫拉伸性能的系統,具有:容納系統設備的密封箱;為系統持續提供低溫氣體的壓縮機,該壓縮機固定于所述密封箱的側壁;在所述密封箱的內部設有固定在密封箱底板的支架,支架的上端固定連接有兩個夾持被試材料的夾具,在所述夾具之間固定有檢測所述兩夾具之間拉力的扭矩傳感器;還具有與所述扭矩傳感器電連接的處理單元和顯示單元。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檢測橡膠低溫拉伸性能的系統,通過一種簡答的結構解決了橡膠在低溫下的拉伸系能的問題,而且由于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十分實用于大范圍的推廣和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堆焊工藝性能參數影響因素的研究方法,S1、材料準備:試驗設備:氬弧焊機,采用烽火WSE?350交直流脈沖氬弧焊機,最小焊接電流為10A,最大焊接電流為350A,脈沖電流、脈沖基值時間、氣體滯后關斷時間均采用無級調節;試驗材料:焊條為2Cr13焊條和D502焊條;焊體:38 CrMoAl氮化鋼;潤滑條件:5W?20#機油,本發明在采用2Cr13焊條進行堆焊時,在一定氬氣壓力下優化焊接電流后的工藝參數,可使其耐磨性提高3.8倍以上,采用2Cr13焊條進行堆焊時,在一定氬氣壓力下優化焊接電流后的工藝參數,可使耐磨性提高1.7倍以上,可通過設定氬氣壓力值和焊接電流值,增加耐磨性。
本發明涉及冶金制造領域,具體為一種鈦鋁合金近凈成形復雜結構件驗收取樣方法。本發明通過熱等靜壓近凈成形技術,獲得一種鈦鋁合金近凈成形復雜結構件。通過建立毛坯驗收取樣方法和指標體系,獲得一種密度高、成分均勻、綜合機械性能優異的構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可以達到精密鑄造零件水平。采用本發明可以建立鈦鋁合金近凈成形復雜結構件質量評價標準,不僅能夠提升先進航空發動機相關零件減重或性能提升的制造技術,同時帶動其它技術產業的發展,在國內形成高端制造技術產業鏈,打破國外對我國在該領域的封鎖,對國內重點型號研制及發展,促進我國航空事業及國防建設具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
本發明屬于電化學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測試催化劑電化學催化性能的方法及應用,具體為一種直觀評價催化劑動態脫除SO2或其他有害電化學活性物質的測試方法,在三電極體系中利用催化劑對SO2或其他電化學活性物質的瞬時電流階躍響應評價催化劑的動態催化效果。該方法直觀有效,操作簡單,對SO2等物質響應明顯。測試充分利用了系統的流場特點,構成了雙攪拌體系;采用液面下的加入方式,起到液封的作用,對檢測電化學活性的有毒有害氣體、液體物質有積極意義;該方法對篩選評價SO2電化學氧化催化劑有指導作用,也可以用于評價其他電化學活性雜質、有毒物質對催化劑的響應和影響。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低溫環境下使用的BT5-1鈦合金環材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一、熔煉BT5-1鈦錠,將BT5-1鈦錠扒皮取樣進行化學分析,檢測主成分與雜質成分;二、將BT5-1鈦合金鑄錠進行開坯鍛造,得到棒坯;三、將BT5-1棒坯根據環材具體尺寸進行鋸切下料,然后將BT5-1棒坯先進行三墩三拔鍛造,再打磨氧化皮以及裂紋。四、將打磨后的BT5-1棒坯進行一次墩拔后再用馬杠鍛造成環材;五、將鍛造后的BT5-1環材進行去應力退火處理;六、隨機選取試樣做機械性能分析;七、機械加工,出成品;采用本發明制備的BT5-1鈦合金環材低溫機械性能和室溫機械性能均優異,適于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錫基巴氏合金的耐磨性的方法,S1、制備噴涂粉(1)材料:錫基巴氏合金粉60?90%、鎳合金Ni60A粉5?25%、金屬TiO2粉5?15%;(2)混料:將錫基巴氏合金粉、鎳合金Ni60A粉和金屬TiO2粉均加入到混料機內進行混料工作,使錫基巴氏合金粉、鎳合金Ni60A粉和金屬TiO2粉之間進行充分混合,混合時間為6?8小時,得到錫基巴氏合金噴涂粉。S2、噴涂(1)噴涂主體為尺寸25*50*2?3mm的H62黃銅,噴涂材料為錫基巴氏合金噴涂粉,本發明通過在錫基巴氏合金內添加含有不同比例配置的鎳合金Ni60A粉、金屬TiO2的制備成新的噴涂粉,以提高錫基巴氏合金的耐磨性。
一種評估桁架結構損傷的實時監測系統及其方法,屬于結構健康監測技術領域。由雙向加速度傳感器、數據采集模塊、計算分析模塊、損傷定位結果實時顯示模塊和決策模塊組成;數據采集模塊采集并存儲桁架結構損傷前及待測狀態下每個測點上雙向加速度傳感器發送的信號;計算分析模塊調用結構損傷前及當前狀態下所有測點的加速度信號,并采用桁架結構損傷實時監測方法進行計算;損傷定位結果實時顯示模塊給出損傷定位結果即結構中是否有損傷桿件并顯示出損傷桿件的具體位置;決策模塊對結果進行分析做出維修或更換桿件的決策。本發明適用于各種桁架結構中桁架桿的損傷定位和安全評估,具有適用于環境激勵、損傷敏感度高、操作方便、節約人力等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斜拉索定期檢測的損傷定位系統及其方法,屬于結構檢測技術領域;包含激勵模塊、數據采集模塊、數據分析模塊、安全評定和維修決策模塊四個部分;其中關鍵技術是其數據分析模塊,該模塊的核心是所發明的斜拉索損傷定位的歸一化離散度波形差法,這是一種基于振動信息時域分析的損傷定位方法。本發明適用于斜拉橋結構定期檢測中,斜拉索的損傷定位和安全評定,具有計算速度快、實施簡單、成本低、不需要建立結構數值模型、抗噪聲性能強等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懸索橋及拱橋吊桿定期檢測的損傷定位系統及該系統使用的兩種損傷定位方法,屬于工程結構損傷檢測技術領域。其特征是,該系統包含激勵模塊、數據采集模塊、數據分析模塊、決策模塊四個部分;其中關鍵技術是所發明的吊桿的兩種損傷定位方法。本發明適用于懸索橋及拱橋吊桿的損傷定位和安全評定,具有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節約人力、抗噪聲性能強、不需要結構的數值模型等優點。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遼寧有色金屬分析檢測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