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屬于建筑地基基坑支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地下連續灌注混凝土樁墻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2.目前,我國在建筑領域地基基坑支護采用以下四種施工方法:
3.1、樁間旋噴加固:即在建筑物四周打樁,混凝土灌注樁護壁,樁施工完畢,在樁與樁之間旋噴水泥漿,加固土體、止水的方法。這種方法施工速度慢,工期長,造價高,止水效果差,尤其在沙層、卵石層的地質條件下,極易漏水,在巖石層無法施工。
4.2、建造混凝土咬合樁:先做混凝土導墻,然后鉆多個b樁樁孔并灌注混凝土成多個b樁,待混凝土上強度時,施工b1樁、b2樁之間的a1樁,a1樁與b1樁、b2樁咬合連接(即在b1樁與b2樁之間打a1樁孔并使a1樁孔與b1樁及b2樁咬合,在a1樁孔內安放鋼筋籠并灌注混凝土成a1樁之后,依次施工a1樁以后的各a樁)。
5.這種方法采用全回轉鉆機驅動鋼護筒旋挖鉆機取土,全護筒跟進,施工速度極慢,且a1樁施工消耗時間大約12小時(為施工30米樁長的施工時間,b樁施工時間大約4個小時),造價高,浪費被切掉的混凝土,不僅增大施工難度,而且還會增加運輸的費用。由于施工時間長,降低工作效率,增加油料及鉆具消耗,附屬設備閑置,且不能有效止水。施工完畢,基坑開挖后,漏水點很多,在切兩根b樁的時候,側壁上的泥土會帶入b樁的樁身,影響止水效果,導致漏水,無法有效止水。開挖后,止水處理困難,費用不可控。
6.3、建造地下連續墻:其止水、擋土效果好。但是,施工速度極慢,施工難度大,效率低,造價高,且不是連續灌注混凝土,不適合在巖石地質條件下施工。
7.4、基坑四周打樁:即在泥漿護壁樁樁外側做一道水泥攪拌樁止水墻,其工期長,造價高,止水效果受地質條件影響,止水效果差,在巖石層無法施工,在卵石層施工難度大,止水效果不好。
技術實現要素:
8.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地下連續灌注混凝土樁墻的施工方法。
9.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10.地下連續灌注混凝土樁墻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1.步驟一:利用鉆機鉆進多個a樁孔至設計深度,所述多個a樁孔由首端a樁孔至末端a樁孔依次定義為a1樁孔至an樁孔,n為除零以外的自然數;并在所有a樁孔內注滿泥漿;
12.步驟二:先準備多個鋼筒模型,每個鋼筒模型由兩個凸圓弧側壁和兩個凹圓弧側壁組成,所述兩個凸
聲明:
“地下連續灌注混凝土樁墻的施工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