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礦井總進風巷噴淋降溫裝置,包括主水管、支水管,所述主水管與支水管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管沿總進風巷的進風方向設置,所述支水管沿總進風巷的進風方向間隔設置四排,支水管鋪設在總進風巷的內側壁及拱頂內側,所述支水管上設有若干個噴霧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井總進風巷噴淋降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總進風巷的內側壁預埋主水管托架和支水管支架,所述主水管托架用于固定主水管,所述支水管支架上設有管夾,支水管通過管夾固定在支水管支架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井總進風巷噴淋降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沿總進風巷的進風方向的第一排支水管通過彎頭與主水管連接,其他支水管通過三通與主水管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井總進風巷噴淋降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總進風巷的一側設有與其連通的輔助通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礦井總進風巷噴淋降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通道的兩端與總進風巷之間設有風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井總進風巷噴淋降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管上設有總閥門。
說明書
礦井總進風巷噴淋降溫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井下礦井通風及降溫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礦井總進風巷噴淋降溫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礦井開采深度的不斷增大,礦井高溫熱害現象越來越顯現,夏季地面溫度通常在30℃~38℃之間,入井風流溫度很高,地下恒溫帶地下水溫度恒定在20℃左右,是優良的天然冷源。如果采用空氣制冷機等機械制冷方式將熱風流降溫,雖然可以達到效果但設備設施投入以及運行費用較高,從而增加通風成本;如果采用井口建筑物或井下專用調熱巷道降溫,或因為建筑等投入過大、井巷工程投入掘支費用過高或因為降溫效果不太理想而達不到降低成本或降溫預期。因此,尋求低投入、低運行費用、操作便捷的降溫方式顯得意義重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低投入、低運行費用、操作便捷的噴淋降溫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礦井總進風巷噴淋降溫裝置,包括主水管、支水管,所述主水管與支水管連接,所述主水管沿總進風巷的進風方向設置,所述支水管沿總進風巷的進風方向間隔設置四排,支
聲明:
“礦井總進風巷噴淋降溫裝置”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