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中鋁山西分公司對老系統氧化鋁混聯法生產工藝進行改進,燒結法系統采用熟料低A/S燒成,燒結法粗液與拜爾法溶出礦漿全合流,取消了燒結法中能耗高的粗液脫硅、葉濾和碳分等生產工序,簡化了混聯法生產工藝,形成特有的串聯法新工藝,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強了企業市場競爭力。
山西分公司由于自身礦石品質特點,拜耳法赤泥N/S高,含堿量大,回收價值很大。為了降低串聯法工藝生產成本,實現經濟性趕超純拜耳法生產工藝,山西分公司老系統積極探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最大化為原則,不斷優化生產組織方案,自2012年三季度實現了從原來外排自身拜耳法赤泥到配吃新系統拜耳法赤泥的重大轉變。2012年共配吃二廠赤泥20304噸,為分公司降本增效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
據測算,拜耳法堿赤泥水份每降低1%,在拜耳法赤泥量和燒結法熟料量不增加的情況下,老系統每月可多配吃新系統拜耳法赤泥近3000噸,經濟效益十分顯著。2013年山西分公司要實現扭虧為盈,必須多配吃回收新系統拜耳法赤泥。但在實際生產中,堿赤泥流動性隨堿赤泥水份降低變差,影響堿赤泥水份降低。
堿赤泥流動性在生料漿配制及平衡拜耳法生產極其重要,赤泥流動性良好,容易輸送,生料漿生產時易控制其堿比、鈣比、水份等,若赤泥流動性差則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如:赤泥過濾輸送困難、生料漿指標難以控制、磨機產能低下等,所以說赤泥流動性改善對降低堿赤泥水份意義重大。
2 影響赤泥流動性因素分析
2.1絮凝劑添加量對赤泥流動性的影響
分離沉降槽絮凝劑的添加量為6~8m3/h, 洗滌沉降槽絮凝劑的添加量為7~8m3/h,相當于每噸干赤泥配0.08Kg左右絮凝劑量。生產中出現泥層上漲過快時會適當增大絮凝劑的添加量,當絮凝劑的添加量超過9m3/h,表現為赤泥過濾困難,過濾后赤泥流動性大大降低,此時赤泥流動性<30mm,輸送也變的困難,原料磨配料也變的困難。
2.2赤泥堿鈣比對赤泥流動性的影響
影響赤泥流動性的因素較多,為了真實反映堿鈣比對流動性的影響,我們采集了五月份相同水份條件,不同堿比鈣比對赤泥流動性的影響,具體如下:
從圖中可以看出水份相同的情況下,堿比高、鈣比高的赤泥流動性好。
2.3
聲明:
“淺談降低拜耳法赤泥水份”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